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百四十一 良种 (第1/2页)
他之所以选中玉米作为第一个实验产品,也是有自己的考虑。 张宇前段时间特意查找了资料,也咨询了身边的老人,弄清楚了现在的玉米与后世的玉米究竟有哪些差别? 它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 现在的玉米是引进品种,没有杂交品系,再加上因为引进时间过短,种植技术没有完全掌握。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根本管理不到位,这也导致了现在每亩玉米的产量一般在200多斤,最高的也不会超过350斤。 其实这个年代玉米的产量和良田里的小麦产量差不多。 只不过相对于小麦来说,玉米没有那么挑地,又比较抗旱罢了。 现在的玉米相比较后世每亩1500斤~2000斤的产量来说,简直可以算得上是天差地别。 而要想让玉米达到后世的产量,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良种,化肥,农药等等,缺一不可。 纵使有金手指,张宇也没办法让玉米的产量一步登天。 但是的最起码他见识过后世的玉米,对玉米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该往什么方向走,怎么走? 都有了具体的概念。 不用像现在的农业学家那样没有一点儿思路,只能一个一个试过来了。 而且他还有签到系统和秘境空间作为后盾,相比较这个年代的农业学家来说,他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签到系统可以给他带来知识,而秘境空间与现实巨大的时间比,也会给他的研究带来巨大的帮助。 想明白了这些,张宇干的更起劲了。 孙老太爷坐在门口晒太阳,乐呵呵的看着张宇干活。 不时还指点他两句。 等到张宇把活干的差不多了的时候,还伸手招呼他过去歇歇。 面对孙老太爷的招呼,张宇也不客气,一屁股就坐在了孙老太爷对面的板凳上,端起小桌上明显是给他准备的温水一饮而尽。 “擦擦汗,累了吧?”孙老太爷看着满头大汗的张宇,笑着递过来了一个毛巾。 “谢谢孙老太爷,我还真累了。”张宇自然的接过毛巾,随意的一插,然后把毛巾搭在肩膀上。 “你们这群小年轻也是没有吃过苦,想当年,我继承家业之前,为了通过家里的考验,那可是什么苦都吃了。” 说到这里,孙老太爷微微的抬起头,闭着眼睛回想起当年。 “算了,我说这些干什么呢?你们这些年轻人也不爱听这个。” “孙老太爷,您继续讲,我就爱听这个。”张宇目光中带着好奇,语气里满是期盼,他最喜欢晒着太阳听老人讲故事了。 “好好好,难得你愿意听,那我就给你讲一下,当年啊……” 孙老太爷微眯着眼睛,给张宇讲着从前的故事。 那一刻,他仿佛回到了从前。 院儿里的人看着这沉浸在故事里的一老一少,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也都放轻了脚步。 不愿意打破一老一少这种和谐的氛围。 享受了片刻的安宁之后,两人要继续聊起了天。 不知道为什么,面对孙老太爷张宇总觉得自己藏不住话。 不知不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