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0章 治理广东 (第1/3页)
广州城鼎和楼。 广州城内的举人们,在广州城稳定后,第一次聚会。 与上次聚会仅过去一个多月。 但这一个多月,广州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的人生也被改写。 “我家上万亩上好的水浇地。 只换到了银行几张存折。 存折上面确实有足够的银币,每亩地的价格都按照市价收购。 不知道我们可以投向什么地方,必须要把这几张纸,换成实实在在的物资。 秦王哪天不认这几张纸,我们就全完了。” “是啊!银行只允许取少量的银币。 说大量银币还在路上,要等四川那里运过来。 我看秦王就是不想给我们足够的银币,用几张纸打发我们。 我们必须尽快把钱花出去。 只有花出去的钱,那才算真的钱。 我已经试过,现在存折内的银币能花出去,大家尽快花出去。” “盛名兄,听说你被举荐到国子监,毕业就能授予官职。 你有没有什么内幕消息,给大家说一说。” “是啊!大家都听李兄和郑兄的话,你们可不能过河拆桥,给我们指一条明路。” 李盛名看着这些拿话语挤兑他的人。 这些人眼红他得到的待遇。 秦王苏河特别下旨,承认他们这些士绅的举人身份。 秦王府的举人,没有那么多特权。 不能免税,也不能左右大理寺判案。 举人附带的特权消失。 只是一个当官的门槛和参加科举的身份。 他们这两个领头人,秦王府给他们两个选择。 前往汉中求学,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只要成绩不差,能考中进士。 肯定会给予一定的照顾,之后的仕途也比较顺。 另一个选择,就是参加国子监。 在国子监学习几个月后毕业,会直接授官。 选择这条道路,肯定会被正常科举的官员排斥。 李盛名了解到,秦王府有很多非科举的官员。 他们家又急需他入仕,成为家族的顶梁柱,稳定已经离散的族人人心。 李盛名只能选择国子监这条路。 这些举人了解到他们获得的好处,很多人红眼病犯了。 他们也不想想,如果献城失败,他和郑老弟会是什么下场。 担多大风险,必然要有多大收益。 李盛名看不起这些红眼病,但该说的话,他还是要说。 这些人很多都会进入官场,到时候成为乡党,谁也不清楚这群人,会不会有人飞黄腾达。 “我经常阅读汉中传过来的报纸,这几天也与广州府一些官员接触。 闲暇时向他们了解,广州府这里的政策。 我唯一确定的消息,秦王必定会开海贸。 我在广东巡抚衙门,发现市舶司这个专门处理海贸管理和税收的衙门。 市舶司直属秦王府税务总局,但他们独立办案,有自己的税警。 大家都是广东人,知道海贸带来的利益。 现在出海太危险,这真是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 海盗、红毛人、大明水师都会抢掠我们的船只。 有一些势力,还控制着海上的航路。 必须要掏买路钱,才能走过这段海路。 海上的风浪和疫病,也会要了人的命。 咱们都是千金之躯,没必要豁出去,去海上讨生活。 但海贸相关的贸易链条,大家都清楚。 秦王一旦开海禁,茶叶、丝绸、瓷器需求一定会暴涨。 把钱投在这几个行业,肯定会稳赚不赔。” 李盛名不是空口开河,他是在广东巡抚金银花的暗示下,才说出这个消息。 在场的举人们,听到李盛名的话,他们都默默点头。 开海禁这个消息,真是太重要了,只要提前了解,就能大赚一笔。 茶叶、丝绸、瓷器都是传统行业,他们非常熟悉。 手中握着这些存折,真担心它不值钱,变成和宝钞一样的东西。 投钱到这几个行业,他们家族也能搞定。 众多举人正在讨论哪个行业更赚钱,自己家里有什么人脉。 有一名举人,突然大哭起来。 “呜呜!” “魏书航,你怎么了?” 魏书航抹着眼泪说道:“我三舅掌握着九万亩桑树林,他是远近闻名的生丝商人。 可是他在南直隶,我们根本不敢联系。 我怕联系他,他直接被大明抓住处死。” 郑子良开口道:“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 这句炎黄日报上的话,总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