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5章 大办团练 筹军饷 (第3/3页)
但勤王军的军饷,现在还差六十万两银子。 我们已经号召城内的文武百官和百姓捐款。 这次收到的钱款,只有三万两银子,根本不够勤王军的军饷。 现在山海关总兵吴襄情绪很大,朝廷至今没有给关宁军下发应有的军饷。” 崇祯皇帝听着缺饷,他眉头紧皱。 大明的户部一直很缺钱,军饷经常拖欠。 但现在黄衣贼已经打到北直隶,其他地区可以靠士绅办团练,阻挡黄衣贼。 京城还是要交给战斗力足够的勤王军才放心。 大战即将来临,不给将士们发饷,他们也不会给大明卖命。 崇祯皇帝语气严肃的说道:“内阁必须要解决六十万两银子,三天之内解决不了,朕就要抄家了。” 温体仁听到崇祯皇帝这句话,他吓的立刻跪下来。 “陛下不可,陛下这个时候抄家,会闹得人心惶惶,大明也会分崩离析。” 内阁其他大学士也跪下来,连忙劝导崇祯皇帝,千万不要有抄家这个想法。 “王承恩,把黄衣贼发行的报纸拿来。” 一直在旁边伺候的大太监王承恩,他知道皇爷指的是哪一张报纸。 他立刻双手捧着这张报纸,递了上去。 崇祯皇帝接过这张报纸,团成了一个纸团,狠狠的打在温体仁的脑袋上。 “你们都是忠贞体国的内阁大学士,看一看黄衣贼那里的商人,再看一看咱们大明的商人。 咱们大明要是有商人献出五千万两银子。 朕早就派兵把黄衣贼消灭。” 崇祯皇帝当时看到这张报纸的报道,他气的当天都没有吃饭。 内阁首辅温体仁,看到崇祯皇帝这个动作。 他不断磕头,同时大声说道:“陛下息怒,臣有罪。” 他连说了三声,才听到崇祯皇帝淡淡的回应。 “平身吧!” 温体仁这才拿起这团报纸,他把报纸展开。 这是黄衣贼的官方报纸《炎黄日报》,它隆重报道银行发行五千万银币战争债券,已经销售一空。 秦王已经筹集五千万两银币,用于统一之战。 温体仁看完这个报纸,他不是第一次看到,但还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立刻把这个报纸,传递给其他大学士观看。 他们看完面面相觑,每个人都被这个数额震惊。 五千万两银币就是五千万两银子,这可是大明十年的岁入。 伪秦王苏河只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筹集到五千万两银子。 哪怕是用银子砸,都能把大明砸崩溃。 对手能使用的钱财太多。 对比现在大明的境遇,六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两方的差距,真是太大了。 崇祯皇帝恶狠狠的说道:“三天之内,内阁要筹集六十万两银子,要不然我会让东厂和锦衣卫亲自动手。 黄衣贼那里的商人能慷慨解囊。 朕不相信,我们大明的商人,全是自私自利之徒。” 温体仁看到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境地。 他绝不能允许崇祯皇帝,再次放出东厂和锦衣卫这两个怪兽。 温体仁下定决心,道:“请陛下放心,我们大明的商人,都是心怀大明的商人,他们一定会慷慨解囊,解决这次的军饷差额。” 崇祯皇帝看到内阁答应,他一挥手说道:“朕累了,你们都退下吧。” 内阁众多大学士退出宫外。 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拱了拱手,向众人说道:“军饷的事情,就有劳众位多费心。 我要去巡查顺天府防务。” 杨嗣昌告辞离开,他要去通州、逐州、宣府等地亲自看一看。 现在时间太紧张,必须要了解各地明军真正的实力。 杨嗣昌才好安排顺天府的防御计划。 众人回到内阁,温体仁看着那个众位大学士,说道:“现在必须要解决军饷。 陛下几乎明言,这次是军饷咱们收不上来。 陛下就派东厂和锦衣卫,向我们这些文官收取军饷。” 内阁大学士讨论怎么收取军饷。 他们背后的商人,肯定不用缴纳军饷。 他们最终讨论出来,六十万军饷分摊给京城的小商人和大明宗室和勋贵麾下的商人。 让这些人承担军饷的份额,把黄衣贼报纸上的内容公布出来。 谁敢反抗,那就是对大明不忠不义,直接把他们抓起来,关进顺天府的大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