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5章 再添子嗣 (第3/3页)
叔叔又负责较为安全的粮食运输,一定会没有事。” 乔婉焦急的等待,很快看到一艘大客船靠岸,上面打着隆昌号的旗帜。 她惊喜地说道:“我爹,这一定是我爹回来了。” 他们立刻奔向码头,乔婉很快看到杜宝年杜叔叔带着很多人从船上下来,其中就有她的奶奶。 乔婉惊喜地扑过去,高兴的打招呼道:“奶奶,你不是在山西,怎么来到汉中了。” 她生母难产死亡,爹爹又需要到处去行商。 她从小就跟着奶奶一起长大,奶奶呵护着她,才能安稳的长大,直到被他爹接到汉中生活。 乔婉和她奶奶的关系很好。 乔奶奶开心的看着乔婉,摸了摸头说道:“你是小丫,长得这么快,现在已经是大姑娘。” 乔婉和他奶奶打过招呼之后。 在人群之中,寻找她爹乔振的身影,所有人下船,都没看到她爹的身影。 乔婉转身看向杜宝年,询问道:“杜叔叔,你有我爹的消息吗?” 杜宝年看着乔婉担心的模样。 他爽朗的说道:“乔丫头,你就放心吧!乔兄现在过得很好,他被秦军的大人物看上。 现在帮助秦军运输物资,他的行踪需要保密,没法向外传递消息。” 杜宝年极为羡慕乔振,他这个老兄,算是搭上秦军的关系了。 秦军进入山西,乔振都能说得上话,联络上晋商拥军,帮助秦军带路。 这让很多晋商与秦军联系上,让他们躲过了兵灾。 对于他们这些大商人,在山西的土地根本不重要。 山西地方贫瘠,也没有多少土地,粮食产量还非常低。 在这种乱世,活下来才最为重要。 很多晋商都会念乔振的情分。 杜宝年就是提前察觉到危险,准备把他家人接到汉中。 没想到秦军动作太快,他刚回到家,正在劝说家人离开山西,秦军就打了过来。 要不是乔振居中联络,他们未必能有好下场。 他返回汉中之时,乔振让他把故土难离的母亲,带到汉中这里。 毕竟山西那里在打仗,整体局势已经明朗,但山西局部地区还在拉扯。 他们已经投靠秦军,真遇到局部地区形势发生变化,想逃跑都没有办法。 乔振领着奶奶,开开心心的回到乔家。 杜宝年把他的族人,安排到他在汉中的宅子里。 他刚准备庆祝,就有一名晋商商会的成员,焦急的跑到他家中。 “杜副会长,汉中商会丁万年会长,准备召集各大商会负责人,有重要事情讨论。 咱们晋商商会乔会长不在,没有重量级的人物镇场子,您回来真是太好了。” 杜宝年让儿子负责安排来到这里的族人。 他立刻赶往德贵楼。 杜宝年乘坐马车来到德贵楼,看到汉中很多大商人都来到这里。 “杨爵爷,李爵爷好久不见。” 杨文才和李宫看到杜宝年,他们也打招呼道:“杜爵爷,看你满面荣光,这是发财了。 你生产的罐头,现在卖的真火。” 杜宝年跟着他们,一起来到德贵楼。 他发现人群泾渭分明。 没有获得爵位的商人,只能在大厅中就餐。 获得爵位的商人,他们都来到小包间中。 这里的人极少,只有十几名,都是各大商会的翘楚。 其他人都在外面。 他们坐在圆桌上,互相聊着内幕消息,谈着可能的合作。 丁万年走进来,大门随之关上。 “王后又诞下子嗣,今天是大喜的日子。 咱们为这个大喜日子庆祝,大家把这杯酒干了。” 众人都端起桌上的酒,一饮而尽。 丁万年喝完酒之后说道:“大家应该看过炎黄日报,秦军进攻的速度,大家都应该了解。 秦军拿下京城之后,相应的衙门必定会转移。 汉中的工业中心地位,也可能会不保。 大家要早做准备,咱们共同研究一个章程来。” 杜宝年直接开口道:“还要什么章程,各地的工厂,找个经理人就能维持住。 我们晋商商会总部,肯定会搬到京城。 跟着秦王的政策走,那才能第一时间发大财。 官场有一个风吹草动,咱们要是没跟上时代,就会被后来人超过。” 其他人都支持杜宝年的意见。 他们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都是极为精明的人,当然知道在哪里,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