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十五章 (第2/2页)
三千战马依着惯性,迅速冲向敌阵。面对面的辽军看到明军士兵突然翻身下马回逃,在惊诧的一瞬间,看到冒烟的战马,才知道事情有诈,但这时,根本没有时间作出反应,因为这时候不管是转向还是回逃。结果都只有两个,被撞死或者被踩死。 无奈的辽骑只能听天由之地加速前冲。而迎面而来的明军战马此时一匹匹地爆炸,有的甚至深入辽军阵列发生爆炸。每匹马驮着数十斤的火药,由此而产生的爆炸波波及了辽军整个前锋。 一时间内,两军阵前飞沙走石,爆炸声不绝于耳。 突遭变故的辽军阵列大乱,此时,丁思觐所率的三角阵开始加速,直插辽军纵深。辽军猝不及防之下,阵列大乱,只能将所有兵马向中间聚集,以挡住丁思觐这个三角阵的冲锋之势。 于是,两面的辽军一起向中间挤拢,丁思觐部开始遭受辽军的合围。 第一军的冲锋之势越来越慢,至辽军纵深三里处,第一军终于停止下来,进入了与辽军近战的阶段。正前方,二万皮室军硬顶住了丁思觐所率亲卫队为顶端的尖锋。 三角阵因受到前顶,左右挤压而被慢慢地拉长,渐渐地,三角形变成了箭矢形状。 而就是在这时,百里义令第二、第三军向左右迂回包抄,数万大军的异动无法瞒住辽军的视线,但辽军因此而陷入左右为难之中,如果分兵去阻拦左右包抄的明军,那么势必就会被中间的明军突破,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辽军被左右分割,空空的大定府将处于中间明军的兵锋所向之下;可如果不去阻拦左右明军包抄,那一旦左右两路明军形成包围,与中间明军相互呼应,整个辽军将只能向大定府城内撤退,否则,全军覆没近在眼前。 左右权衡之下,辽军选择了硬顶中路,放弃左右两翼,硬顶中路,同时收缩两翼,向大定府内撤退。 战斗刚一开始,不足半个时辰,辽军就已经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显示出了疲态。 而处在辽军三面夹击中的第一军丁思觐部同样处于艰难的苦斗之中,在冲入辽军纵深之时,该用的手榴弹早已经掷完,身边唯一一颗那是做为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眼下唯一能使用的就是手中这一把战刀。 若是两阵对垒,新军士兵单兵作战完全不逊于皮室军,况且经过明国军械坊多年精练提升的战刀,远比辽军的弯刀更为犀利坚韧。但如今全军士兵处于辽军三面包围挤压之下,根本没有拼杀的余地,战场上,人挤人的密集,搏杀只能是你捅我一刀,我还你一剑,毫无技术可言,拼得就是血性和毅力。 百里无忌站在特意令亲卫搭设起来的一丈多高的木台上,眺望战场。 战争刚开始时,见到丁思觐能想出如此计策,百里无忌内心是赞赏的。丁思觐做为一员名将,已经显露出其与众不同的一面。(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