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第2/2页)
距离处停了下来。慢慢地原地打圈,因为舢板上已经没有活人,三条舢板如同三只“刺猬”,体积明显膨胀了许多。 这时,连续地“轰”声响起,三条舢板由于在冲撞上来前已经引燃。这时,完全地燃烧起来。 舢板上浸了火油的易燃物将三条舢板瞬间烧成三个火球。 两条官船上的人终于吁出了一口气,因为三条舢板暴燃之后,它们的来路上并没有出现新的敌人和异常,危机似乎已经解除。 而就在这时,埋伏在南岸峭壁上的两百暗杀者同时起身发起了攻击。 如蝗般的箭矢同样呼啸着飞向官船,而这时官船上的防御力量大部分集中在左舷。 人的奔跑速度远远比不上箭矢射来的速度。 左舷的士兵在一瞬间做出回防右舷的决定,也是造成大量伤亡最主要的原因。 许多奔跑中的士兵被密集的箭矢射中,直到此时,船上的将领才发出正确的命令,就地隐蔽。 其实来攻的只是箭矢,并没有人员直接进攻,只要保全官船、人员的安全,那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但峭壁上的暗杀者们似乎早已料到官船会做出这种反应。 他们接下来发射的就不再是普通箭矢,而是火箭。 普通箭矢和火箭的箭头是不一样的,火箭的箭头上比普通箭矢多出一个倒刺,为得是一旦射进船只木头内,可以牢牢地固定住,不会轻易脱落。 但其锋利的程度却远逊于普通箭头。 密集的火箭带着长长的烟火,扑向官船右舷每一处裸露的木头,瞬间牢牢地钉在上面,浸透着火油的麻布条包裹着箭杆,不停地燃烧,慢慢地引燃官船的右舷。 官船起火,令原本镇定下来的士兵和使者团成员陷入了慌乱。 士兵们在将领的呼喝下,从隐蔽处起身前往救火,但这时,从峭壁上再次射来的箭矢给予了再一次地杀伤。 这令躲在暗处的高智平心中大呼可惜。 要是在这个时候,再派数百人乘船对官船进行攻击,那么胜利就在眼前。 可高智平将真正的伏击安排在了戎州,身边根本没有多余可派的人员。 高智平只能在心中大呼可惜。 两条官船上的火势越来越大,上面的士兵在峭壁上弓弩手的压制下,根本无法靠近右舷,而官船上的弓弩手根本无法对峭壁上的敌人进行还击。 从上往下射击和从下往上射击,射程有着天壤之别。 官船上的弓弩根本够不着峭壁上的敌人。 眼看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形势,官船上的将领只能选择,退。 向还在燃烧的三条舢板方向退避,以此来闪避峭壁上敌人的箭矢。 只要将官船向左移开数丈,峭壁上的箭矢就因为射程而无法对官船造成压制,如此,在扑灭大火之后,官船上的甲士才能重新组织对敌人的反击。 这个决定无疑是最正确的,保全官船,是胜利的关键。(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