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第1/2页)
徐世铭在百里无忌传召前就已经得知所发生的事了。 他做为明国二相之一,并且在明国的资历远甚冯道,他所掌握的人脉自然不比冯道少。 而他做为百里无忌发家前的从龙之臣,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与百里无忌惜惜相关。 徐世铭清楚百里无忌培植新人的打算。 但徐世铭不急,因为他有着比冯道更为坚固的后盾,那就是他对百里无忌的了解。 一个能为了昔日兄弟之情,不亲手诛杀其杀父母仇人的人,不是圣人那就是混蛋。 能以一个小小巴东县令坐到明国至尊,并统一天下的人,无论如何不可能是混蛋。 如果是,那想来今后“混蛋”这一词就应该是褒义词了。 百里无忌的性格,如果徐世铭说不了解,那天下就没有比他更了解的人了。 所以,徐世铭不急,他知道,以百里无忌的性格,如果没有安排妥当他们这些老臣,是断不可能轻易发动吏治改革的。 因为百里无忌内心远不如他所表现的那么硬、那么冷。 徐世铭知道,他所唯一要做的,那就是等待,等百里无忌亲自向他谈这件事情。 徐世铭门下官员,那绝非冯道所能比拟。 从百里无忌巴东起兵,到就任楚王,然后建立明国,到现在明国一统天下,徐世铭一直做为百里无忌下面主管内政的第一文臣。 可想而知。徐世铭门下该有多少官员攀附着。 那绝非是冯道那样区区数百人,而应该再放大十倍,甚至二十倍。 这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历朝历代,哪个权臣门下没有这样依附的官员? 如果没有,那权臣就不应该叫做权臣。 应该叫做死人。 权力太大,却没有人簇拥着,这个人死得肯定很快。 也就做不成权臣了。 徐世铭在巴东时就坦然对百里无忌说过,他不想做权臣、奸臣,他想做的是一个青史留名的直臣、忠臣。 这么些年以来。百里无忌不断地往徐世铭身上压担子,徐世铭的权力越来越大。 有时在国政方面。甚至大到可以取代百里无忌的地步。 出口成宪,说的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这令徐世铭非常担心也非常害怕,他知道,如果不收敛。那么纵然百里无忌面冷心热,再怎么想保全自己,自己也逃不过悲惨的下场。 来自同僚的暗箭攻击远甚于皇帝的指责。 所以,徐世铭开始不断地犯些“小错”,只要是不牵涉到明国的大政方针,徐世铭开始“犯错”,这是一种自辱,为得是让别人抓住自己的把柄。 将情报网搞得“一塌糊涂”,引起百里无忌的不满。就是最典型的手段。 对此,徐世铭心中对百里无忌有着十分的内疚之意。 但为了君臣能善始善终,徐世铭只能这么做。 幸好。徐守仁回来了,因此,将情报网移交给徐守仁就成了不二选择。 但徐守仁是徐世铭的义子,父子一个是明国第一丞相,儿子是明国最大的特务头子,二人占据明国最重要的职位。单凭这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