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0章:我于人间再封神 (第1/2页)
李响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动用幽冥气运灌入封神榜中,会在时光长河掀起滔天波澜。 不过,天上神祇的死活他管不了。 他能管的,只有九州的亿万同胞。 幽冥气运,通过右手,不断注入封神榜中。 一个个神位的名字浮现。 神名飞出,化作一枚枚神格。 随着幽冥气运,不断通过李响右手,注入封神榜中。 五方鬼帝和十殿阎王身上的强悍气息,也在缓缓衰退。 作为阴神,他们和幽冥同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不管是五方鬼帝,还是十殿阎王,都没有提出半点质疑。 太公看着这一幕,张了张嘴,但终究,没再说出一个字。 他明白,阴天子是对的。 一旦九州陆沉,被牵连到的,除了九州人间界,还有刚复苏的幽冥阴司,以及尚未重建的天界。 不管是对九州,还是对三界人神鬼,以及那亿兆生灵,封神都是如今最重要的事情。 至于幽冥气运注入封神榜,李响玷污圣物的举动…… 太公痛苦的闭上了双眼。 身上的气息衰落下去,身影都变得飘忽不定。 其实大是大非,孰轻孰重,这些道理,他何尝不知? 只是不想,也不愿承认罢了。 当年孤身一人回到昆仑,未见师尊,彼时,他其实已经察觉到,束缚他的命运之锁,已经烟消云散。 可是,自那时起,他就成了漂浮在时空中的无根浮萍。 亦或者,是九州上古时代的墓碑。 任由时光之刃在身上雕琢。 白发白须的老人满脸痛苦表情。 他抬头,看向深空,久久凝视。 含糊不清的言语,自他口中说出。 “师尊啊,徒儿无能。” “当年封神,若是不那么迂腐顽固……” “……其实,徒儿早已知晓,我只不过是您手中的一枚棋子……可那又如何呢……” “呵呵呵……我于您,于昆仑……孤魂野鬼罢了……” 老人的声音,断断续续,如泣如诉,像是一首无人能听懂的悲歌。 此刻的太公,完全没有了众神之神的威严。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饱经风霜和岁月磨砺后,孤独的站在萧瑟的秋风中。 茕茕孑立,无人理解。 老人的虚影,缓缓虚化。 “糊涂!” 却在此时。 他的脑海之中,忽然响起李响的爆喝。 太公微怔,既诧异,又愤怒的看向李响。 李响心念一动。 一幅幅画面,出现在太公面前。 偌大的京城,尽皆缟素,上至王侯,下至庶民,皆跪拜恸哭,恭送太公棺椁。 “这……是镐京!”太公惊呼。 悠扬悲戚的乐声之中。 庞大的送葬队伍,缓缓驶过长街,沿途数十万大周子民,跪拜两侧。 数十名大周武将,抬着沉重棺椁。 数十位大周文臣,举着灵幡,抛洒纸钱。 周天子捧着灵位,走在最前面。 武将抬棺,文臣举幡,天子捧灵,如此尊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太公怔怔地看着这一幕,遥远的记忆涌入脑海,不禁悲从中来,却又感到一丝满足。 他封神而未成神,却在人间,享尽尊崇。 画面一转。 一本本《太公六韬》被印刷成册,送入书阁,送入一个个读书人手中。 画面再转。 九州大地上。 一个个供奉着太公灵位的祠堂修建起来。 一座座修筑有太公神像的庙宇拔地而起。 人声鼎沸,香火鼎盛。 时光流转,人群川流不息。 这些祠堂、庙宇,见证了九州华夏的朝代更替,沧海桑田,即便被战火摧毁,也会在和平年代,被人修筑重建。 世世代代,九州之人,都未忘记这位老人。 这一幕幕画面如走马灯一样闪过。 太公双眼,渐渐朦胧。 他从未想过,自己在人世间,竟有如此影响力。 也从不知晓,这九州,有千千万万的人,在祭拜、缅怀他。 老人心里,忽然变得沉甸甸的。 漂泊在时光中的浮萍,仿佛生出了根,深深扎入这千千万万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