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筹谋 (第1/3页)
“砰!砰!砰砰砰! ! ” 震耳欲聋的排铳声在一瞬间传遍了整个战场,大量白色的硝烟骤然从明军的阵前的升起。 明军大阵的三十步内成为了生命的禁区,无数蜂拥而来的饥兵被打翻在阵前五十步之前,却始终不得越过红线一步。 陈望带着本部的军兵出营之后便直接向南行进,摆出一副要前去救援姿态。 一路向南行进了一里之地后,流寇也终于是图穷匕现,数以万计早已经等待许久的游骑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将他们团团包围在中央的位置。 军阵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骚动,陈望一手执缰绳控制着座下不安的战马,一手执着马鞭环视着周围的情况。 和他之前所预料的一样,流寇所用的正是最为简单的声东击西之计。 攻击战力孱弱的汉中卫军,然后促使自己领兵出营驰援,然后在驰援到半路之时派遣大量的游骑仰仗着兵力的优势将其包围起来。 流寇用骑兵封锁了四面,而后派遣步队饥兵混编围攻勐击。 示敌以弱、声东击西这样的战法流寇经常使用,这些办法虽然简单,但是很多时候却是极为有效。 因为在危机的关头很多时候人都难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而且更为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官兵来说,见到友军不去救援是可以成为被弹劾的理由的。 官兵很多时候因为一些政治上的问题,而不得不去做一些明知不可为的事情。 这些规则对于关宁军没有多大的约束,但这个时候这些潜规则对于内地的军兵仍然有着不小的约束。 汉中卫军就在近侧被进攻,陈望必须要带兵去驰援。 如果坐视汉中卫军战败,必然会被问责。 轻则罚俸降位,重则丢官去职。 前者对于陈望来说不算什么,现在他并不缺乏钱财,但是后者的代价确实陈望不可以的接受。 现在这个游击的位置是怎么来的陈望自己最为清楚。 不是背景深厚的人,骤登高位的结果就是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代价。 眼下好不容消除洪承畴的戒心,转移了洪承畴的注意力,怎么能再让洪承畴将注意力重新转过来。 胡知义、胡知礼此时都没有跟在陈望的身侧,他们都返回各自的部中指挥军队稳定军心。 陈功带着辽骑先行驰援汉中卫军,现在只有数十名甲骑环卫在陈望的身侧。 除去这数十名甲骑之外,军中便只剩下了三十余名传递情报的令骑,加起来的骑兵不过百人,其余的人都是步卒。 凭借上百名骑兵,不可能完成对于己方步兵解围。 流寇军中的马兵说起来不过是骑着马的步兵,但就算是骑着马的步兵,他们所能够造成的威胁也要比寻常的步兵大得多。 冷兵器时代缺乏快捷方便的交流和指挥体系,只能看旗号、听鼓乐,稍微复杂一些的指令便只能是通过传令兵传达。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军阵不容易保持,被骑兵团团围住的步兵往往只能够列阵拒守。 在这个时代,能够在骑兵的威胁之下完成稳定行进,在骑兵发起袭扰之时完成快速变速的军队,只有一支军队。 那一支军队如今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成为了说书人口中的传奇,他们正是戚家军。 虽然一直以来对阵流寇,从来都是胜多败少,但陈望很清楚自己麾下的军兵的本事。 现在他麾下的这些军兵和曾经隶属于戚继光的那支戚家军还远远不能相比。 他们很多人在几个月之前还不过是在地里刨食的农户乡民。 虽然接受了训练,见了血,上了战阵,历经了战火,开始向着军人转变。 但是在本质上,在骨子里面他们还是农户,还是乡民。 他们的士气低下,他们的斗志低沉,他们的头颅始终都低垂。 这一路来的战事之所以能够取胜并非是因为他们强大,而是因为流寇更为不堪。 流寇的战法陈望很清楚,这六个月以来他并没有敢懈怠分毫。 之前派陈功带领几乎所有的骑兵驰援汉中卫军并非是指挥的失误。 从一开始的时候,陈望很清楚流寇想要做什么,将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