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一章 新任主帅 (第1/2页)
马洪杰是中立派的代表人物。 这个派系虽然没有统一固定的阵容,只不过是泛指所有保持观望态度的将领,但因为马洪杰担任着行军总管一职,在荆襄地位极高,所以一向被中立派的人视作意见领袖。 而他此时的这个表态,确实对很多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见马洪杰赞成了李炳的提议,大部分中立派军官也都跟着开口,赞同一起商议推举新的统帅。 董天星见状大喜,表面上却还装出一副平静淡然的表情,用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有没有哪位将军不同意呢?” 他的眼睛里带着一丝寒意,语气中也带着一丝寒意,明明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迈文官,却让面前这一大帮武将感觉心中有些紧张。 或许是从众心理作祟,抑或是董天星的气场太强,他问完这句话,居然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说声“不”字。 董天星没给他们过多思考的余地,紧接着朗声道:“好,既然都同意,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商议,之后究竟让谁来接替安平郡王的帅位。” 此言一出,整个屋子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无论古今中外,军队向来都是一个非常特殊且高度融合的社会体系。 它的构成,尤其是中高层指挥系统的构成,往往蕴含着极为复杂的人际关系。 父子兄弟、亲族同乡、师生旧部,这些超乎了职务脉络的亲密关系,才是一支军队团结凝聚、齐心一致的真正源力。 在很多时候,军人不仅仅是服从于国家的命令,而且还会考虑长辈、恩师、老上级、好兄弟等等难以切割的羁绊。 说得好听点,这叫军内无派、千奇百怪;说得不好听,就是山头林立、拥兵自重。 打个简单的比方,麒麟军大统领徐烈因为年事已高,其实已经很多年都不带兵了,但整个麒麟军团上上下下全是他一手提拔的旧部,只认徐老爷子一个人的命令,因此朝廷多次婉拒徐烈告老退休的申请,始终让他挂着大统领的职务。 外面私下里都称麒麟军为徐家军,一点也不奇怪。 再比如,倘若何景明仍然在世,哪怕无官无职,只要他发一句话,李江遥照样还是会毫不犹豫、坚决执行,西疆圣王再牛,也不敢在自己的老师面前轻易造次。 同样道理放在李江遥身上也一样。 没有朝廷任命又如何?徐友长、杜建、霍丽娅、库里班、黑山,以及镇疆各军的中下级军官们,他们只拥戴大都护,只按照李江遥的意志行事,哪个会真把李炳放在眼里? 正因如此,董天星一提出新统帅人选的问题,在场的将军们立刻全变成了哑巴,目光纷纷望向自己的长辈或上司。 老董虽然是个文官,但他长期供职兵部,岂能不明白军队这种传统,因此心中也早已有了全盘的考虑。 他把目光投向马洪杰,笑着说道:“马将军,您是荆襄大军的总管,要不您先给大伙定个调子?” 马洪杰跟董天星早有默契,闻言应道:“末将以为,论功劳资历,统帅之位,非严老莫属。” 他口中的严老,是指严慧清,四朝老将,官拜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实际上,严慧清的年岁比老将军徐烈还大。此人战功并不算特别显赫,指挥才能也属一般水平,唯一优胜之处,在于命硬,活得久。 几代先帝发动的大规模战争,严慧清几乎都有参与,可全是打酱油的角色。死人堆里爬出来一次,官就升一级,再爬出来一次,再升一级,一直升到了今天。 严老回乡荣休的时日已久,这次被请出山,纯粹是因为朝廷和李成林看重了他在军中的威望,以及在各部队里的严家子弟和学生旧部。 他说一句话,有时候比安平郡王的军令还好使。 换个角度理解,严慧清是荆襄大军的吉祥物兼压舱石。 马洪杰提出让严老担纲,就算大伙儿都暗暗质疑这老头儿的能力,却也不敢直言反对,相反,不少人还得抢着站出来表明态度,昧着心的赞叹支持。 严慧清人虽老,但没老糊涂。一听说要让自己统帅大军,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成不成!你们太儿戏啦。我这把老骨头,还没上场就得死,到时候拖累三军,必成圣唐的千古罪人啊!洪杰,我老啦,不中用啦,给你们这些后辈的娃娃们摇旗呐喊还凑合,上阵?我上炕都费劲!” 听他这么说,屋里顿时哄堂大笑。 董天星呲牙咧嘴的跟着笑了笑,然后道:“老军台,您这可是太谦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