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章 父子(1) (第3/3页)
小就跟着朕,是个忠心的奴才。人老了,难免会有些疑神疑鬼。” 赵竑声音轻柔,似乎说的都是小事,无足轻重。 “陛下,臣鲁莽了。” 赵竑脸上一红,微微有些尴尬。 比起赵扩,自己还是太嫩,太沉不住气。 “比起以前的驴脾气,你做得已经够好了。朕倒是有些好奇,你是不是修道有术,所以沉稳了许多?” 赵扩目光又转向满林盛开的梅花,面色永远平静。 “你好好当你的皇子就是,何必去得罪史弥远,还闹的水火不容。对你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赵扩脸色平静,语气温和,养气的功夫炉火纯青。 先是说日后得志,要把史弥远发配崖州,又称呼史弥远为“新恩”,意思登基之后,要把史弥远流放到遥远的不毛之地新州、恩州。史弥远进奉的奇珍异宝,又给摔碎。 要知道,史弥远权势滔天,即便是他这个大宋官家,也要敬畏三分。 这个赵竑,也太年轻、太沉不住气。 “陛下忍了史弥远十五六年,到头来还不是犹如傀儡?若是私事,臣能忍。可是把持朝政,祸国殃民,臣不能忍。臣再忍下去,大宋的江山就要完了!臣狂悖,陛下恕罪!” 赵竑大着胆子说完,一揖到地。 蒙古铁骑持续不断的西征和南侵,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西辽、花剌子模接连覆灭,西夏、金朝、高丽纷纷乞和,却也难逃灭国的命运。而南宋君臣苟安于江南,不思进取、醉生梦死。 在勃兴的蒙古铁骑面前,南宋的苟安,只能是自取灭亡。南宋之所以还能苟存这么久,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南宋如何厉害,而在于夏、金的地理缓冲,在于蒙古骑兵更适宜在中亚、东欧的原野纵横驰骋,更在于蒙古贵族的内部纷争,一句话,在于蒙古什么时候决定灭宋。 再任由局势原地踏步,南宋只能是崖山之后。 这是南宋最后的机会,不然就没有然后了。 “史弥远势大,朕又能如何?何况……” 赵扩并不生气,他看着盛开的梅花,忽然问道。 “那天你在朝会上说,你会制造火器,是真的吗?” “陛下面前,臣不敢妄言。沉有把握,一两年之内,就可以造出火器,以改变我大宋兵力孱弱的弊端。” 赵竑信心十足,说话也是铿锵有力。 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装怂。 “你有信心就好了。朕也是期待,能早日看到你的火器。” 赵扩轻声说道,云淡风轻。 “北方鞑靼铁骑纵横,兵锋正盛,金人都被赶到了黄河以南。你有遏制其南下的良策吗?” 南下? 赵竑微微一惊。看来这位傀儡皇帝,对国事也是门清。 “陛下,除了外和金人,还要内修善政,编练新军,整饬武备,方能有一线生机。” 按照脑海中的记忆和先知先觉,赵竑徐徐说了出来。 “如何内修善政,你倒是说说。” 赵扩靠回椅子里,语气温和。 这么多年的傀儡生涯,他的耐性,已经是臻于化境。 “陛下可知我朝积贫积弱的根本吗?” 作为主修历史的人民教师,宋朝的弊端,赵竑自然是再也清楚不过。在这些弊端的看法上,他自诩当世第二,绝没有人敢称第一。 “积弱积贫?” 赵扩不自觉一怔,脸色不自觉凝重。 “陛下,不错,我朝积贫积弱的根本,就在于“三冗”。” 这些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正好可以拿来卖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