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9章 征服者(下) (第2/3页)
赵全节部分人事选任权,主要是因为辽东不同于中原,那里还算是蛮荒地,如果像北平行省这样搞军政分立,反倒不利于安定。为此,万磊只能适当地放权,让军政合一,各部门之间关系更加紧密,且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当然,放权可以,不过这不等于就是放任不管,万磊是不会放任北平军中出现门阀派系的,派驻在辽东的北平军各级军官,都只有一个领导,那就是以万磊为首的军委,想搞军阀割据,是不可能的。 另外,不管是武职还是文职官员,他们都有一个身份,祖龙党员,最终还是要受祖龙党总部领导。而且辽东行省建立之后,人事权和财政权最终还是握在以万磊为首的常委会的手中。 “万先生还说,等过段日子,他伤好了,就亲自过來视察民情,并慰问官兵,到时候,赵司令您有什么事也能跟他当面说。” “万先生要來辽东?那可是好事啊,我们一定把辽东建设好,不让他失望。”赵全节脸上的喜色更浓了,他被委派为平辽军司令,最少也要坐镇辽东几年,他还真怕自己这一次被打入“冷宫”。 不过现在看來,万磊真的十分重视辽东,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还会过來实地考察。赵全节也明白,只要把工作做好了,让万磊满意了,说不定就另有重用,不用再呆在这个旮旯里了。 两边正交谈间,一个哨兵进了司令部,在赵全节的耳边道:“司令,俘虏押回來了。” 赵全节一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大喜过望,大笑道:“这喜事來得真是时候啊!” “喜事?什么喜事?”精忠卫大队长问道。 “喜事,大喜事,辽王朱高煦,还有道衍那个死和尚,被海军俘虏了,现在已经送到了城内。” “哦,这真是大喜事啊,不只是万先生,咱们北平军全体将士,无一不是恨不得生吞活剥了这些仇雠。贼首落于我军之手,定要枭首示众,方可报血海深仇。”那大队长咬牙切齿地说着,毕竟北平军死在辽军手上的将士太多了,仇怨太重了。 “走,咱们去看看那两个落水狗。”赵全节说着,带头离开了司令部。 辽阳城东门外,一支骑兵押解着两个囚车缓缓地进了城。为首的囚车内关着一个锦袍男子,虽然披头散发看不清真面目,不过从服饰上看,正是辽王朱高煦无疑。而第二辆囚车上关着一个光头老和尚,正是道衍。 囚车所过之处,立在街道上旁观的百姓都叫骂开來,个别人还捡起石头砸向囚车。百姓之所以如此气愤,是因为辽军在离城之前放火烧城,不只是把百姓的家园给烧毁了,还烧死了很多人,要不是北平军进城救火,只怕整个辽阳都会变成一片白地。 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是也!辽王居然下令放火烧城,行下如此不得民心之事,这也就怪不得百姓视之为仇雠了。 赵全节看到朱高煦和道衍如此狼狈不堪,也懒得再上前去奚落他们,只是一挥手,示意把人押到军牢内严加看管,严刑审讯的同时,也要防止他们自杀死掉。对于北平军來说,这两大仇人自杀,那也太便宜他们了。 “城内的百姓也是群情激愤,可见这辽王是多么不得人心。如此一來,这两个人怎么杀,在哪里杀,还得向万先生请示才好。”那大队长正色道,他跟在万磊的时间也不短了,也像万磊那样,考虑问題会顾全大局。 “这两人事关重大,是该向万先生请示。”赵全节也不敢自拿主意,马上让手下拟写军报上报此事。不过以他对万磊的了解,将这两个人就地处决以平民愤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征服辽东百姓的民心才是首要之事。 00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