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事异录_诡事九《精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诡事九《精怪》 (第1/3页)

    山精鬼怪、妖魔灵仙,从山海经、聊斋等一系列的书中都有描述和记录,有时候觉得它们离我很远、有时候又觉得它们离我很近,因为大家在小的时候、多少都会在老一辈的口中耳熟能详。

    所以经常也会产生质疑,到底是真的呢?还是假的呢?

    当然,这点也无法去考证。好奇和恐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特性,基因里带着的。

    我从小就又菜又爱玩、苏北农村的孩子小时候都做过一件事,捉蝉、那种刚刚破土的蝉的幼虫,在从土里向树上爬的过程中,就会经过我们这道关。被捉后的下场无非就是两种,一是被我们吃、二是被卖掉后再被我们吃。捉蝉一般都是晚上8-9点去,刚下过雨更好,农村夏天的晚上、天黑漆漆的、蛇鼠虫蛙到处奔走乱作一团,小树林里影影绰绰的都是手电筒的灯光。我就是从来不跟大部队行动,哪里偏僻、哪里人少去哪里,坟包的周围、破屋的边上,也不知道害怕、就想着比别人多捉一点。

    就是这个特性、让我记住了大人们口中的一些稀奇古怪,以便找时间去考证,当然、小孩思维跳跃的也快、所以忘的也快,哈哈~但依稀还能记住几个:

    龟驮碑

    这个是听我奶奶讲的,一天早上她下地后亲眼见到回家后又讲给我们听的。我家所在的村子有一条河叫做五河,是山东沂蒙山的河流分支、河水很清很清,小鱼小虾清晰可见。我们村子东南西北都有地、我家也是,东面的地距离村子最远,五河流经村子后、再从东面继续延申很远。农村老人下地干活都是很早的,一般5点都已经开始劳作了、一名职业农民深知时间的重要性。这天早上奶奶因为白天还有事,所以比平时开始的都要早。

    早上4点公鸡刚开始打鸣的时候她就已经到地里了,这时天还处于朦朦亮的状态、肉眼所见的范围也就10米。奶奶利索的把准备工作做完,就挑着水桶去五河里打水,河两岸有高高的防洪堤坝、距离河底有10米左右的距离,经年累月已经被踩出了路。伴着河的流向也一起往下延申,家里有住在河边的都知道、几乎有河有村子的地方都有这种地形。奶奶翻过河堤、往下小心翼翼的走了几步,忽然发现河底的岸边有个高高的石头立在地上,不时还会晃动几下。刚好是在平时取水的点,奶奶便径直走了过去、距离有两米的时候,才惊奇的发现居然是一块呈石碑状的石头,石碑不大、高约35~40厘米、厚约10~15厘米。石碑的下面赫然压着一只a4纸大小的乌龟,刚刚的晃动正是它造成的。乌龟通体黑污污的,不知是泥巴还是本来就是这个颜色,它伸着长长的脖子、正努力朝着水里挪动,似乎是想喝水、也像是想爬回水里,压在背上的石碑也给它造成不小的压力。奶奶想看清石碑上的字,便不自觉往前走了一步,鞋子踩在树叶泥土上的声音打破了平衡。只见乌龟一改刚刚的慢动作、”嗖“的一下窜进了水里,石碑也应声摔在地上,在见水面除了阵阵水波外,别无一物。奶奶上前翻了翻石碑、发现石碑前后左右没有任何字迹,在找四周、除了孤零零的石碑外也没有其它东西。

    农活在身、奶奶也没有过多纠结,就照常忙去了。在书里或电视上也见过有龟驮碑的石刻雕像,真实的也是闻所未闻、不管我奶奶所见是否属实,但在那时候、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导致我每次到河边都会下意识的四处看看,总想发现点什么。

    白色飞蛇

    90年代农村的孩子娱乐活动极其匮乏,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和一帮小伙伴打闹嬉戏。因为大家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所以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是没有时间观念的,直到爷爷奶奶们忙完农活回来做好饭来喊了、大家才会依依不舍的各自散去。

    记得是有一次周五的晚上,因为是秋收的节气、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