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222节 (第1/2页)
众人齐齐看向挂在屏风上的世界地图,那么小的倭国,也算大战绩?还打了十余年!? 明朝的战神有水分啊! 杜如晦一看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嘴角不由抽了抽,“你们是不是忘了天幕说过倭国入侵中原,后世用了十四年才将倭国赶出中原? 当时的后世可比大唐强大多了,至少有几万万人口,有火器等先进武器,倭国还是那么小,后世却花了十四年才将倭国赶出中国,说明什么?说明倭国当时国力强盛,比中国厉害。” “那么小的地盘肯定不是一夕一朝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倭国从未停止过发展,所以后来才能超过中国,反过来入侵中原。 天幕都说了明朝停滞不前,发展缓慢,明朝的倭寇难打也不奇怪。” 李世民脸色不虞,“连小小倭国都能屡犯边境?明朝还打了十余年?”打下来啊,一次把它打怕了,打废了哪有这么多事。 不是说明朝的时候,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 【明朝因为不重视海防等原因,倭寇猖獗,时不时就进犯沿海地区,抢劫财物、掳走人口、烧毁村庄等,可谓无恶不作。 据不完全统计,戚继光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打过大大小小八十多场仗,没有一次败仗。 几乎每次都是全歼敌人,而自己只伤亡几名或者几十名士兵,牺牲最多的一次也只有69人。在牛田和王仓坪战斗中,消灭了上千名倭寇,自己却没有一人阵亡。 比较著名的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解救老百姓5000多名。 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斩首498颗,生擒1名,解救百姓3000多人。 … 戚继光在任职期间写下《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这两本兵书都是实用性兵书,和之前那些讲究战略、战术的兵书不太一样。 《练兵实纪》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等等,算是古代版的《民兵训练手册》,属于普通人也能看得懂,学得会的兵书。 在当时也算是一本神书。 戚继光虽然没有统领过很多兵马,但他本人的履历真的非常漂亮,比起历史上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兵马的大战争,戚继光打的更多的还是小规模的战争。 但这不是说他实力不够,而是当时没有这个平台,大明自从土木堡之战后就没打过什么大规模的仗,戚继光想打也没机会啊。 他组建了一支四千人的军队,就是“戚家军”,这支军队经过严格训练,勇猛善战,威震敌胆,屡立战功,在平倭斗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建立了伟大的功绩。 戚家军因为主帅戚继光从而得名。它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是明朝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常胜军队[1]。】 洪武时期 朱元璋脸有些疼,不重视海防,倭寇猖獗;没有平台,想打也没机会,一句句像是巴掌扇在他脸上一样。 他定下的不征之国难道也是错的吗? 不打小国,小国却来犯边。还猖獗到掳掠大明百姓,强抢财宝,火烧村庄。 朱元璋憋着一股怒火,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岂有此理,小小倭国居然也敢挑衅大明。” 更恼火的是,想骂后世子孙不争气都不行,不征之国是他定下的。 众人看着朱元璋气急败坏地走来走去,欲言又止。 朱棣张了张嘴,又闭上了,算了,等他上位后再改也来得及,何必要触怒老爷子,惹老爷子不快呢。 本来老爷子就对他很不爽了,再说这些,他真怕等待他的是“赐死燕王”四个字。 万历时期 饱受张居正压迫的明神宗朱翊钧目光不善地盯着天幕,为什么要提到戚继光?提到戚继光不是会提到张居正? 按照天幕的尿性,他毫不怀疑天幕肯定对张居正赞誉有加,那备受压迫的他算什么? 朱翊钧:千万别提张居正,别提啊! ** 蓟镇 有意编撰一本练兵兵书的戚继光听到这眼前一亮,他的兵书传到后世,而且颇受赞誉。 戚继光听着自己的战绩,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不过没多久他脸上的笑容就垮了,戚继光可没有忘记这是名将再就业,就业的名将都是结局不佳,心怀执念之人,或怀才不遇,或不得善终。 他榜上有名,不就是说将来也…不得善终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宋明的武将都这么好用吗?”辛弃疾会写十议九论,会练兵,还会自己搞钱。戚继光会写兵书,会发明火器,会练兵。 武将们闻言[羞愧][目光呆滞][自暴自弃],算了,陛下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