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8节 (第1/2页)
然而现在,姜沃觉得以自己的分量,可以重新问一遍这个问题了。 客服小爱同学去为她查询了系统内浩如烟海的详细规则。 片刻后小爱同学的声音才响起:“姜老板,你的权限已审核通过,你要下注绑定某一位上位者吗?” 姜沃安心了:果然。 她之前就想过系统的判定问题—— 比如武德年间,那时候几方势力对峙共同掌权:高祖李渊、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等。 期间,时任太子李建成曾经禀明高祖李渊,把秦王的肱骨之臣房玄龄杜如晦都逐出了秦王府。 姜沃就曾想过,若是系统来判定这个情况,难道就能断定这两位失去了官职就彻底失去权力? 果然,判定是不同的。 系统的屏幕上,亮出了选项与血红色的注意事项。 小爱同学尽职尽责道:“姜老板,慎重选择!一旦与某一位上位者绑定,除非你们中有一方死亡,否则不可解绑。” 绑定优势是,朝堂诡谲宦海沉浮。若是绑定某位上位者,一时的官位进退,只会影响权力之筹的进项(月工资)。并不会直接就砍掉面板,失去官职就失去一切。 但绑定自然也有劣势,以后就彻底失去了改换门庭的机会。小爱同学不得不提醒道:“若是这上位者彻底失去掌权的可能性,那姜老板哪怕自身能继续留在官场上,也要退回到白银成就的阶段和体质,且终生不可能再寸进。” 下注失败者,再没有资格入高阶权力场。 小爱同学的声音还未落下,就听姜沃道:“我确定。” “我以三十三年来全部的权力之筹(与已变现的指南)下注。” “绑定皇后武媚娘。”! 第194章 宰相好当吗 灞桥新柳初绿的二月。 姜沃在长安城外,迎回了三年未见的文成。 不过并非以挚友之名来迎文成,而是作为宰相率数位官员奉命迎正使归朝。 * 文成并未着正使的官袍,也未着她在西域境内已经穿惯了的甲胄。 而是穿了一身素服。 毕竟她这次回来,主要是因为年前江夏王的过世。 论起血缘来,江夏王只是文成的隔房堂伯。不过文成当年是被记作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和亲吐蕃的。 按说,父丧,守孝三年。 然宗正寺当时就有点犯难,不知该如何通知远在西域的文成公主—— 毕竟当年‘江夏王之女’身份只是用来应对吐蕃的,而且当时也未有人想到这种和亲公主出嫁了还能回来。 故而宗正寺的玉牒族谱也未改,只是和亲文书上这么记录了。 且当年文成自吐蕃回来后,江夏王也并未以父亲身份自居,反而说过:‘公主回朝,享朝廷俸禄如帝王之女,乃公主和亲吐蕃多年之功,并非因为记作江夏王之女的缘故。’ 但无论如何,江夏王过世,文成公主总要回来祭祀一番。 最终,礼部还是折衷了一番。 请奏过二圣,便按为亲伯父服丧之礼,请文成公主服九个月大功。 * 待文成祭祀过江夏王后,姜沃再次登门拜访她。 时隔三年不见,哪怕文成穿的是熟麻衣,但姜沃还是从她身上感觉到几分兵戎之气。 就像许多做过将、兵的人,骨子里就带了种不太一样的气度。 且这三年,文成不只是练过兵,更是见过,甚至上过沙场的人——她这两年就在吐谷浑练兵,作为吐蕃和大唐之间的藩篱(夹板),吐谷浑这些年就没有彻底太平的时候。 姜沃见她如此气势,甚至换了称呼:“李将军。” 文成不由一笑,然后很快爽快道:“这个官职听起来也顺耳。” 提起将军,文成语气里也带了怀念与尊敬,提起她祭祀过的江夏王:“伯父年轻时候曾数年镇守灵州抵御突厥,晚年亦镇守过安西抵御吐蕃— —他是大唐江夏王,我亦是大唐的公主,都是宗亲没什么分别,我当以此为志。” “书信上到底许多话说不尽。”姜沃问道:“你此番离开几个月,两三千女兵自行留在吐谷浑没关系吗?” 文成竖起三根手指:“若是才练了三个月的兵只怕不行。” “但这是练了快三年的兵了,如果还得我不眨眼的盯着,那也白练了。” 说着她自腰间摸出一枚虎符来,递给姜沃:“这是我们‘娘子军’的兵符,若是换了旁人,自然不能随意轻示。但若没有你的兵书,也没有这支娘子军。” “总要给你瞧瞧。” 书信上许多不好直接问的问题,此时姜沃便关切问道:“养兵需粮草,两三千人所需并不少。” 文成点头:“兵书上亦有广置烽戍、开屯田之法,足以战守有备。”[1] 姜沃边在心底感慨戚将军兵书之全面,边打量文成递给她的半片兵符。 其铸造的方式带着很浓厚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