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节 (第1/5页)
随着国家开始慢慢放开,一些西方生活方式也进入国内。此时国人对西方世界还是抱着一种童真式的幻想和憧憬,因此像咖啡屋、西餐厅等等都格外受欢迎。 京城大学附近的这家咖啡屋在开门之后就成了附近大学生口中的风云场所,类似于后世的网红打卡地。只不过这家咖啡屋的消费水平不低,绝大部分大学生也只能在门外看看。林冬梅对咖啡的兴趣不大,她提神的时候更喜欢喝茶。 这次因为是谈公事,林冬梅当然要尊重合作伙伴的选择。换了一身利落套装的林冬梅走进咖啡屋,然后就在门边靠窗的座位上看到了哈珀驻京办事处的负责人王娅。 第467章 走红海外地区 “林女士,抱歉打扰你复习的时间了。”看见林冬梅到了,王娅起身迎接到。 “没关系,我的功课复习得差不多了,这点时间还是有的。”林冬梅和王娅寒暄了几句之后就坐了下来。点了一杯咖啡之后,林冬梅问道,“不知道这次找我来是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我这边刚刚拿到了林女士三本书在明珠市的销量。”王娅说道,“目前《狄仁杰传奇》和《重案六组》的单周销量都突破了1000本,而《考古奇案》的销量突破了5000本。因为《考古奇案》的销量不错,商台那边希望能够改编成广播剧。因为我们还没有拿到您的广播剧改编权授权,所以这次想和你签署这方面的协议。因此想看看您有什么条件?” “商台?广播剧改编?”林冬梅有些惊讶地问道。 林冬梅原本以为自己的三本通俗小说里卖的最好的应该是《狄仁杰传奇》,因为这本书虽然是悬疑推理小说,但本质上还是一本公案小说,这和此时在明珠市流行的武侠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林冬梅还以为自己能借助金古温梁这些武侠大家的名气蹭一波销量,结果没想到最先有爆款趋势的是《考古奇案》。 王娅以为林冬梅不了解商台,于是就按照总部给自己的资料给林冬梅科普了一番。 “商台可是现在明珠市最受欢迎的广播电台,如果我们的小说可以改编为广播剧的话,那对销量的刺激可是非常大的。”王娅有些激动地说道,“不知道林女士有什么条件?” “我不习惯给长期授权,那就还是一卷书一卷书的授权吧。”林冬梅说道,“每卷书的广播剧专属授权只有三年,三年之内我保证明珠市范围内只限商台改编,但三年之后我就要收回授权。同时商台改编的广播剧也仅限明珠市范围内播出,如果要卖到其他司法辖区,那我必须获得不少于20%的销售分成。并且改编的广播剧在授权结束之后还想重播,每次重播都要向我再另外支付版权费用。你可以就这些条件向商台说明,同时听听它们的开价。” “林女士,这个是不是太苛刻了?”王娅有些疑虑地问道。 林冬梅笑了笑,大陆这边由于还没有开展文学作品的商业化应用,所以会觉得这么多条件完全是在为难人。但实际上在版权运营发达的地区,相应的授权细节还会更多。不过林冬梅没有完全提出来,她相信版权律师会帮她掌握好合同的。 “没关系,谈生意不就是漫天开价再落地还钱么?我如果将我的条件开得太低了,那等会人家还价之后又该怎么谈下去呢?”林冬梅笑着说道。 王娅想了想,觉得林冬梅的说法没有问题,就没有再纠结下去了。 就在王娅和林冬梅商谈广播剧改编事宜的时候,新的一周销量又出来了。《考古奇案》的销量继续坚挺,两周的累积销量就突破了15000本并直逼20000本。而最让哈珀出版社啧啧称奇的是《狄仁杰传奇》居然后来居上,两周累积销量刚好突破20000本。 《狄仁杰传奇》销量在第二周能爆发其实源于《明报》的推荐。 虽然《明报》自己也做图书出版,但是《明报》的格局还是有的,它们对于同业的恶性竞争素来是不屑一顾。如果友商的图书的确好看,《明报》的书评人也会不吝褒扬;而如果自家的图书的确难看,《明报》的书评人也会翻脸不认人。正因为这种态度,《明报》在明珠市的知识分子群体和精英群体中非常具有公信力。 而刚好《狄仁杰传奇》本来就有一些阅读门槛,正适合了解华夏历史和文化的人去阅读。所以在《明报》推荐了《狄仁杰传奇》之后,不少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精英纷纷走进书店购买。而恰好这帮人又是书店的消费主力,于是在他们的带动下就将《狄仁杰传奇》给捧了起来。书店老板看到了《明报》的推荐之后也主动将《狄仁杰传奇》放在醒目位置,所以一来二去之后就造成了《狄仁杰传奇》的销量突然爆发。 而在哈珀出版社获得林冬梅的意向和商台开始谈《考古奇案》的广播剧改编时,《狄仁杰传奇》也出现在tvb和atv两家电视台的编剧部门眼中。此时古装电视剧可是各家电视台的收视保证,武侠剧正是现在最当红的题材。但是武侠剧扎堆也导致了观众口味的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