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_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第5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第55节 (第1/3页)

    李文英一开始没同意,李建英好说歹说定下时间地点,非得安排两人相亲。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连续更新,可是小儿又感冒了,唉,烧到39度多,吓得我们赶紧带他去医院看,回来也不敢睡觉,一直给他测温度,直到降温才眯一会儿。孩子难受,大人跟着受罪,养娃真不容易。

    第94章 相亲

    等周末相亲时间, 到饭店一凑,李文英才发现相亲对象是熟人,是曾经帮过她的李副局。

    当初李建军帮了大忙, 李文英想过好好感谢人家,可人家一个副局长说不定很忙, 她不好冒昧打扰,于是送了一副锦旗给公安局, 算是表达她诚挚的谢意。主要是她想送别的, 公安局有规定不收,她只能作罢。

    没想到今天在这里又见面了,说起来,他们还真有点缘分。李文英倒是说不上对李建军一见钟情,但是对他的印象很好就是了。

    不像以往的相亲对象, 没谈几句便歇了继续交往的心思。以前接触的相亲对象, 家里有点钱的,希望她以后把生意停掉,在家相夫教子最好;家庭条件普通的, 话里话外打听她有多少身家, 还想让她婚后承担生活费, 如果以后孩子需要用钱的地方,希望她能帮忙。

    李文英肯定不愿意跟这种相亲对象继续谈下去。她出点生活费就算了, 还想继子继女结婚让她出钱咋地?她又不是没孩子, 干嘛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给别人家孩子。

    当然,如果二婚对象对她好, 继子继女对她也不错的话, 她也许愿意出一份子钱, 但也不能都指望她出。

    话说回来, 李文英见到李建军,立马再次跟他道谢:“上次多亏你帮忙,不然我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儿。”

    李建军平时办案接触的人虽多,但他没健忘到认不出李文英,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是你,你是李文英,我姐给我介绍的相亲对象?”

    李文英略微不好意思地说:“我跟你姐认识,她……”

    李建军接过话茬说:“我知道,她认识你,非常想把你介绍给我,说你教育的女儿非常优秀,今年刚考进国内最好的中医药大学。只不过来之前,我没想到相亲对象会是你。”

    提起闺女,李文英觉得有话题可聊,“咱们坐下说话吧。我闺女是考了个好大学,不过我平时真没怎么教育她,都是她自己努力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有人问我怎么教育孩子的,我跟好多人这样说过,他们还不信我说的。”

    李建军最会观察人的表情,自然看出李文英话里的真假,便说:“那你可真有福气,遇到个省心的闺女,孩子肯定非常优秀。”

    提起闺女,李文英话题说不完,“当初我做生意,她特别支持我,还跟我跑去南方进货,买书让我学习如何审美,如何搭配衣服,化妆,反正小薇可厉害了,看书看几遍就能记个差不多,跟她谈什么,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有时我都怀疑我怎么生出这么聪明的闺女。”

    “我闺女什么都比我强,学习好不说,连做饭都比我做的好吃,唉,我在她面前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李建军听完只能频频点头附和。他不了解李文英闺女,只听说她闺女高考分数全省第二,考上国内最好的中医药大学,其他便不知了。不过从李文英的表情看得出来,母女两个感情不错,好像做母亲的一直靠闺女拿主意。这样的女人应该适合做家庭主妇,难道她生意成功,全靠闺女帮忙?

    李建军听的越多,越发觉得燕薇这姑娘不简单,可以算得上是天才了,有个如此优秀的闺女,怪不得李文英一提起闺女便滔滔不绝,颇为自豪。

    李文英没忘记自己今天来的目的,她夸了自家闺女一通后,赶紧问起对方孩子:“对了,我听你姐说你有个儿子,平时都是你姐照顾他。虽然咱俩还不是很熟,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是带在身边最好。”

    李建军无奈地说:“我倒是想照顾儿子,可平时工作说忙就忙,有时忙起来根本没时间照顾儿子,只能托大姐照顾孩子。平时我也跟儿子聊天,只是好像聊完学习后,不知道再问什么?你跟你闺女平时怎么相处的?”

    “我俩处得跟朋友似的。平时一起做饭,聊各种八卦,一起看电视剧,电影……其实说起来,我闺女就像来报恩的小棉袄,如果当初离婚没有我闺女帮我,我真不知道离婚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也许因为李建军是公安的原因,又救过她,李文英对他颇为信任,忍不住说了很多。

    李建军对李文英和未见面的燕薇印象都很好,尤其好奇燕薇这姑娘,如果自己有个这样的继女,不知道将来日子会是什么样?燕薇会如何跟自家儿子相处?也许下次见面该把俩孩子带上,看他们能不能处好。如果孩子们相处得不错,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再婚的事儿。

    于是李建军主动提起下次见面的事儿,“要不下次把孩子带上,看他们相处的怎样?”

    李文英愣了一下说:“好,下次我带燕薇一起来。”

    于是两人约定下周末带孩子们一起见面。

    不管对李文英还是李建军来说,如果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