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_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10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103节 (第3/3页)

这次害怕也被牵连,吴家没有站出来,但杨家若真在这时候对陈二娘做出什么太过无情的行为,难保吴家不会记恨在心,事后再算账。

    陈卓至今都未曾休弃吴氏,未曾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

    陈二娘这时候肯定也是不愿意跟着去裕州的。

    杨父这种员外官,因为不能实际干涉政务,这就等于他们去到裕州后,杨父将会一无公务在身,二无官舍居住。

    这样的官吏去到地方上后,即便他们只是想好生去过自己的日子,只怕都难。

    但是让陈二娘跟杨三郎和离也是不可能的,先不说能不能和离,只说陈卓这会也被贬谪了,和离过后,陈二娘能去哪?

    不管是跟着陈卓去通州,还是回平州老家,日子都不会多好过。

    想回去吴家,最起码在这个时候,吴家也是不会愿意冒着会被牵连或惹怒太子的风险,接陈二娘过去的。

    于是最后,陈二娘是哭着跟随杨父杨母,坐上的出发裕州的马车。

    往常只要她一哭,定会过来轻哄她的杨三郎,此刻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阴沉。

    吓得陈二娘一瑟缩,哭声瞬间就消失在了嗓子眼里。

    官场上,一夕之间有人高升,有人跌落,这般起起伏伏都是常态。

    所以关于杨家和陈家的事,也就一开始讨论的人会多些。而且没等多久,大家的注意力就全都被即将到来的新帝登基大典所占据。

    因着老皇帝现在还活着,太子这次登基就属于被禅位。

    自此老皇帝成为了太上皇,太子成为了新皇帝。

    对于天下百姓来说,这绝对也能算得上是一件喜事。

    因为伴随着这次新帝的登基,除了必有的大赦天下和下令招贤纳才,起用过去遭受贬谪的一些大臣外,朝廷还取消了一部分的苛捐杂税,其中有一条就是有关于盐铁方面的。

    朝廷对盐铁专卖的价格,从原来的盐每斗六十五文,下调到四十文。

    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朝廷这一次下调的比例还占据到了原来价钱的三分之一,京中百姓皆为此欢呼大喜。

    除此之外,朝廷还取消了全国老百姓过去拖欠还未缴纳的各种苛捐杂税,共计有六十多万贯钱。

    老百姓当中凡八十岁以上者,朝廷赏赐两石米,两匹绢。九十岁以上者,赏赐两石米,两匹绢,一头羊。一百岁以上者,赏赐五石米,三匹绢,一头羊。

    说起来,这次朝廷能有这么大的手笔,也跟漕运和常平仓改革后,国库变得丰盈有很大的关系。

    太子想登基其实也很久了,一直这么拖着,一方面是老皇帝确实还活着,对他能造成一定威胁的,又全都被他解决掉了。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之前国库过于空虚。

    当时京城和北直隶地区连粮食都不够吃了,太子要选择在那时候登基,户部又哪里有足够的银钱来支撑新帝登基后将要颁发的这一系列惠民经济的政令。

    百姓也并不在乎坐到皇位上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他们只在乎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能不能是个仁德的,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的皇帝。

    过去老皇帝在位时,其实真不能算个好皇帝。老皇帝显然更在乎的是君王的权威和手中的权柄,因他所放纵而造成的多年党派之争,对民生也是造成过不少的损害。

    一直到党派争斗结束后,朝廷得以权利集中,新太子也终于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对民生有利的政事。

    如今因新帝登基,这一系列的惠民经济政令再下诏出来,使得天下百姓皆为之欢喜,民心更是因此而安定许多。

    而韩彻在这其中所展现出来的才干,也正是朝廷和新皇最为需要的。眼瞧着韩彻越来越受重用,一些人就开始琢磨结亲的事情了。

    “韩大人才能过人,若能再得一贤内助,替他操持家计,想来应能让他于政事上更心无旁骛。”

    “正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