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横刀十六国 第517节 (第1/2页)
李跃还想设大宴,但常炜以不宜铺张为由拒绝了。 君臣几人小酌了一杯,从下午喝到深夜,缅怀往昔艰难岁月,皆感慨不已…… 大梁朝堂最重要的一次人事任免就这么过去了。 王猛刚封了尚书仆射,不宜再进尚书令。 没有常炜这个尚书令在,尚书台实际上还是由王猛当家。 诏令下达,朝野一阵沸腾,无论朝臣,还是洛阳百姓,都纷纷上书挽留常炜,可见他执政的这么多年里,深得人心。 而王猛一向以严苛闻名,凶神恶煞,走到哪儿,哪儿就刮起一片腥风血雨,官吏百姓士族豪强自然心慌意乱。 不过诏令已经下达,事情无可更改。 王猛上任的第一次大朝会,就上了一道奏折,申请减免天下赋税,“陛下即位以来,大战连年,虽有德政,百姓依旧困苦,今北国已定,大战平息,当减免税役,修养民力,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富强,则国家富强。” 百姓手上有钱有粮了,梁国的经济也就上去了。 如今西域已平,北面的代国,南面的晋室,都不是短期内能剿灭的。 “太子意下如何?”李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询问太子。 “回禀父皇,这几年大梁风调雨顺,每次征伐,皆俘获甚多,儿臣以为可以恢复至汉时十五税一之制,以激励百姓垦荒。”李俭更进一步。 常炜去了,但李俭成长起来,与王猛搭配,倒也相得益彰。 两人有师徒情分,不担心他们起摩擦。 不过十五税一,步子有些大了。 李俭拱手道:“国家有淮北、河北、关中大屯田,足支军用,又新设牧监,每年牛羊等牲畜出栏十万有余,府库充盈,无需重税,且恢复十五税一之制,还能吸引江东百姓。” 北国地广人稀,奴隶众多,因此设置了大量屯田。 产出两成分给耕奴,八成收缴国库,仅这部分收入,就足以抵消减税的损失,另外还有牧监察的牲畜。 崔宏能力极强,已将凉州、河湟、河套、幽州、辽东的优良草场纳入牧监之中,才两年,出栏的牛羊就高达十万头之多。 汉景帝、汉光武帝时,一度三十税一,以如今梁国国力,十五税一影响不大。 减税不是免税,如今北国人口具体数目没差,以五年前一千五百万算,十五税一也不是小数目。 即便不够,到时候再向西域诸国要些,多去漠北转转,南边晋室也可以讹诈,马顾和卢循的海贼也弄得有声有色。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跃这个洪兴皇帝,不能白叫,手上有刀有马,还怕弄不到一口吃的? 赋税低了,百姓负担减轻,也算是变相的鼓励生育。 “诸位可有异议?”李跃望向众臣。 太子都发话了,若还有人反对,就是脑袋瓜子有问题。 阻拦减赋,传出去,也会被千夫所指。 “臣等附议。”众人举起牙笏。 “此事就这么定了,尚书台行文,以太子、尚书仆射属印,昭告天下。” 政务上,李跃不介意下放权力,让李俭和王猛施恩于百姓,也算为他们打下基础。 第六百九十一章 新政 王猛依旧是雷厉风行的性格。 入尚书台后,不到半个月,就将裁撤诸部冗官闲员五十三人,并撤诸曹,简化政务步骤,弄得朝堂上基本没有闲职,又举荐了一批中下级干吏,审断冤狱,检举不法,将尚书台积压的政务清理一空。 一时人情震肃,理政效率大大增加,梁国政治氛围越发清明。 朝中士族、地方豪强全都夹紧了尾巴,低调做人。 而减免赋税的诏令下达之后,王猛的风评得到极大的反转。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逐渐明白王猛的狠辣之事针对士族豪强和外族,对百姓颇为宽仁,仅清理冤狱一项,就不知救了多少人。 太子李俭也收了一波人望,为时人称颂。 两人互相配合,朝政李跃完全不用插手,只在大事上扫一眼,加盖玉玺即可。 到秋收时,关中、河北皆丰收,收上来的粮食不仅没少,反而比去年多了一成,也算是意外之喜。 而朔州崔宏仿佛受到了某种刺激,存心要跟王猛比一比,今年各种牲畜出栏量高达十五万,山丹草场以西域马和漠北马培育出新品种战马,不畏严寒,耐力极强,对精饲的消耗远低于传统战马。 唯一的短板就是爆发力稍微差一些。 但更适合远征,正是军中急缺的类型。 除此之外,崔宏还修葺了汉朝的受降城、鸡鸣障、温泉堡等军事要塞,训练镇军,阻挡代国游骑南下。 崔宏在朝中颇不安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