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山 (第2/2页)
”之石背后,题诗一首:“抱琴历高峰,佛石就晚阴;空山对摇落,怀哉千古心。” 登上“姜相峰”的最高处,可以鸟瞰泉州市区及位于东方之处的洛江区景色,因树木遮掩,视野不是很开阔,但却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下了“姜相峰”之后,顺着石道往西方向行走,路经“天下第一福”和“八戒石”因“八戒石”形如八戒倚石向西而坐,故名。在“八戒石”边往下看去,是南安石砻方向,村落中一条高速公路横向拉伸过去,很是壮观。之后,我顺着石道一路行走,终于登上了“石佛岩” “石佛岩”位于“高士峰”的最高山峰处“高士峰”原系唐代诗人秦系隐居之处,故而得名。“石佛岩”上的佛像乃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陈洪进所倡导镌刻的,它取材于“高士峰”上的一块巨石,原本用意在于祛邪镇火。佛像连坐高7。5米,宽1。86米,为泉州最早的石佛造像之一。佛像外围用石料筑起一个石亭做为保护,这种做法实为罕见。走完“石佛岩”往下行走去,是登高望远的“一眺石”游人站立此处,可以鸟瞰晋江水域,观赏金鸡桥附近的美丽景观。 继续往下绕行,下面有一个小亭,叫“秦君亭”“秦君亭”乃郡人为了纪念唐朝隐士秦系所建,几经兴废。现存的“秦君亭”为1990年旅外华侨吕振万先生所捐建。秦系字公绪,浙江绍兴人,赴举不弟后结庐于西峰,与名相姜公辅为邻。一生注解道德经,其诗歌以五言为著,后东渡秣陵,不知所终。“秦君亭”边有宋代福建提刑观察使、苏才翁来泉州时,登游九日山所题写的石刻“高士峰”三字。 由“秦君亭”一路往下行走,路经一块岩石,下有一洞,上书“泉南佛国”四个字。据传此四个字乃唐代高僧无等禅师题刻,后元朝至正十年奉政大夫监郡契玉立重刊。过了“泉南佛国”再往下走,就转到九日山西峰、东南坡的半山处。在这里,是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有多少幅摩崖石刻我没细数。但是放眼望去,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一幅幅字刻,挤得一大块岩石上满满都是,让人极有想题诗刻字的冲动。 在这些石刻之上,有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南安知县邱凌霄的“海上高峰常若此,人间万事转成非”;有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丁一中的“岳谷千年余胜概,冠囊万里共春晖”;有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泉州府通判郝中的“春色满林三岛外,清岩横岱九霄间”;还有元朝的契玉立:“萍水偶逢须一笑,醉忘佳节是何年”;有清朝乾隆年间福建提督马负书的:“九日山”三个大字;以及历朝以来诸多的祈风石刻,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所题写的铭文石刻。 离开这个摩崖石刻群再往下行走,已经又回到两山之下的汇合处,此处亦有诸多摩崖石刻,上山时已有见过。在一边的龙眼树下,有三位老者坐在石凳上休息,他们是从西峰往上行走的,在我下山之后,看见他们由东峰的山路上走下来。我上前和他们搭讪几句,他们说爬山有点累了,需要休息一会。我顺便给他们拍上一张照片,然后与他们挥手作别。午后的阳光很炽热,此时,我才感觉到自己确有点累了,擦一擦头上的汗水,挥一挥手告别了九日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