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哀悼7.2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哀悼7.23 (第1/1页)

    前几天,手机腾讯网短信发来一条消息:7月22日凌晨4时许,一辆由山东威海开往湖南长沙的双层大客车,在京珠高速公路由北向南938公里处突发大火,造成41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不幸!

    7月23日,更有一条触目惊心的消息:23日20时50分许,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同向行驶的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d301次列车1至4节脱轨,d3115次列车15、16节脱轨,死伤人数正在调查中。又是不幸!

    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不幸!不幸,不幸,还是不幸!这段时间我一个人感觉很累,看了这些信息就更觉得累了!本想搁下笔休息一段时间,但那天东南网空间又有一则新活动,题目是:送别d301动车英雄司机潘一恒!很多人留言,我也在上面留下我的一小段话:“我一直想问一下,这到底是谁的错?谁是元凶!死的何止是一个英雄?”

    接下来几天时间过去了,不断有新的短信传来,总觉得有一种责任呃在心头,久久不能放下。后来停了好久没空,直到今天,才写下这一小篇文章,但又能做些什么呢?只是向7。23死难同胞,道一声:“你们走好啊!”不幸,不幸,还是不幸!那期间,每天都会收到一些有关动车事故的新信息,伤亡人数也在变更中增加着:中新网7月29日上午最新消息称“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升至40人。还有一些不知是真是假的报道,不时在网络上面出现。国人确实是愤怒了,所以不管这消息是真的,还是些谣言,都信了,都拿来说事。指责的文章象雪片一样飞来飞去!有关死亡赔偿的消息,也不断地发到手机上面。

    这里,有一条短信息是这样说的:铁道部决定给每个死难者赔偿50万元人民币,并有消息说,早签订赔偿合同的死者亲属,可以多得5万元奖金。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开始看到的时候,总是难忍于心中的愤怒。后来又听说这信息只是谣传,所以心中也就有了一点小小的安慰。觉得这个世界上,某些活着的人,断然是不可能这样没有人性的。

    再接下来,关于动车事故的调查,一样如雪片一样的在网络上铺开。谁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总之,这是一个让人关心的大事,做为一个有良知的国人,是不可能张开嘴巴又不说话的!先是有关于站台指示灯让雷劈坏的说法,这可能是事实,因为那天雷雨交加。而且还说,这种关乎千万百姓生命的指示灯,存在着技术设计上的缺陷!这真是要命的,这要命的东西竟然让一个雷,说要劈坏就给劈坏了!但我老想,为什么老天爷的雷,就不去劈死某些做恶的人,却来劈坏这个指示灯呢?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某些人早就该给雷劈死了,这雷本不应该劈坏这指示灯的!这又让我想起了一则关于阎罗王和吕洞宾打赌的民间故事,难道,这些平民百姓们,都将各安于天命吗?不幸,不幸,真的不幸!

    依然还是不幸!有关于动车设计缺陷的问题,又不断被某些好事者披露出来。他们说,事实上,每部动车都安装有防追尾系统,一旦可能出现追尾状况,动车就会在5分钟之内自动关停刹车。但是,d301列车的动车防追尾系统,并没有正常启动!这,又是一个可怕致命的设计缺陷。

    然而,接下来的设计缺陷还是一样的!现引录二节文章:“上海铁路局上述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系统失效,监控中心仍然可以看到列车的运行情况,应该可以制止d301继续前行,以免酿成惨剧。即使退一万步来说,铁路部门作为半军事化管理单位都配备有铁路电话,前方列车完全有能力通知监控中心或后方列车,自己的运行出现了事故,但这些都没有起到作用,这才是整个事件吊诡的原因。(这是设计缺陷吗?)

    “追尾事故发生后,日本朝日新闻引用日本川崎重工、日立重工等联名发表声明称:中国高铁crh2型动车组使用日本公司技术及关键核心部件,未经日方允许,擅自修改了运行条件和运行参数,对此造成的事故,日方概不负责。”

    那么,这些问题又应该由谁来负责呢?如果排除这些缺陷问题,那么,人为的因素又有多少呢?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使用缺陷产品?为什么我们总要等到事故发生,才知道我们在使用缺陷产品?鲜活的生命又为什么都会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中,被无情地消亡呢?

    这样随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让我们已经不敢相信这种快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安全感!如果只是快捷,我们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快点去见阎王爷的!话题的最后是大家都知道的,每个死难同胞赔偿91。5万元。然而,生命没有了,这些钱对死者来说,已然没有任何意义!对生者来说,又怎么能花得出手呢?钱,明显比一切都要空白!

    所以我们只能在文尾,对死难同胞寄予沉痛的哀思!对死难者的亲属,寄予深切的问候!愿我们的未来,都是一条平安坦荡之路!愿我们每一个工作和生活者,都能尽到该有的一份责任,都能想到万年之后的福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