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1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126节 (第2/3页)

此办理,而且还会引得边军震动,使殿下难以妥善处置。真到那个时候,为了平息边军的非议,你王伯安就要大祸临头了!”

    王守仁有些不信,皇太子如今所展现的是什么气象?

    岂会因为一点困难就放着正确的事情不去做。

    最主要的是他不愿意放弃,辛苦了三个月,茶不思饭不想的、天天就琢磨这事儿,终于给琢磨出来了,然后就说算了?

    而且如果证明他讲的有问题、或者解决的办法不对那便也认了。

    自己学艺不精,回家再治学呗。

    结果说了半天,这是……确有其事啊!所以明明是正确的!

    “多谢守溪先生。但范文正公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伯安得殿下之恩遇,擢为兵部主事。若是因害怕自己之祸而偷滑躲避,想来将来也就没什么大出息了。守溪先生想看到的难道是那样的王守仁吗?”

    “这……”王鏊也是有文人傲骨的,王守仁这一番话还真叫他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是啊,如果王守仁害怕灾祸而不向上直言,往后又有什么价值呢?

    “不对,不对。”王鏊还是要阻止他,“你这是给殿下添麻烦。伯安你听我一句劝,且等上几年,这件事一定会有一个结果的。”

    王守仁就问:“那么是几年?”

    王鏊想了一下这事得巨大难度,“十年八年总归是要的。”

    “十年八年?那样来不及的!鞑靼人在达延汗的率领下每日都更加强大,十年后军屯形势更加恶化,边军战力更加孱弱,到时候如何等挡得住鞑靼大军?”

    说着,王守仁也就不听劝了。

    他不能在兵部就这么晃下去。

    王鏊拦也拦不住,最终叹息一声,“……也许是去年到了甘肃,便立下了智擒张坋的功劳。所以性子更加急了。”

    人各有命,命岂可违啊?

    回到家中的王守仁独坐书房,三日不曾出门。最早他曾想向皇太子谏言‘行法以振威’、‘严守以乘弊’等策略,但西北之行让他明白,边军的羸弱最根本的就是在于屯田被破坏。

    弘治十二年七月二十二日,兵部主事王守仁上《请查军屯疏》,疏中直言:

    将官推举、多以贿通,一握兵权,如获至宝,既求偿债,又欲肥家,役军多至千人,侵屯动以万计,扣克赏赐,以贿权贵如此也……十月风霜,士甲无绡,妻居无煤,幼儿裸体……

    此疏一上,不仅是朝堂,也在边军之中激起千层浪,

    站在边军的角度上想一想,皇太子都干过什么?

    齐宽这样的大臣侵夺民田被拿下,岐王、雍王这样的藩王奏乞田亩被拒绝,还有一众外戚清退田亩。

    现在轮到他们了?这个时候看的就是太子的态度,如果太子默许,那么事儿就大了。

    与此同时,朝中大臣也大多不同意,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全部反对,军屯和其他的性质都不同,军屯涉及到边军众多将领,鞑靼人又在北方虎视眈眈,这个时候怎么能做这些事?

    朱厚照将王守仁的《请查军屯疏》放在怀里揣了三日,读了又读,其中那句‘十月风霜,士甲无绡,妻居无煤,幼儿裸体’,让他心痛莫名。

    但最后还是下了一道旨意:谪贬兵部主事王守仁至贵州龙场,担任龙场驿栈驿丞一职。

    王守仁接到旨意的时候人都有些懵了,整个人的世界观受到冲击,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太子殿下绝不是昏聩之人,他的奏疏直言各地卫所弊病,那里面的土地兼并更加疯狂和严重,最后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议马政(一)

    王守仁不理解自己上疏陈边备弊病错在了什么地方。他甚至怀疑过,这个旨意到底是不是太子殿下发出来的。

    但不管如何,用了印的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