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15节 (第2/3页)
有兴趣改动。 内阁李东阳代表群臣,请皇帝赏赐有功之臣,皇帝再说一个字‘准’。 实际上,所有的升赏先前都已经拟定。而且有些消息已经透露了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振武营指挥使周尚文将会代替杨尚义统率大明骑兵。 而杨尚义则摘去副字,但却不是大同总兵,而是升任宁夏镇总兵。 这是颇有味道的一次调整。 对于周尚文来说考验极大,原先那些杨尚义的人他能不能震住,就全靠他自己了。 对于杨尚义来说一样惊心动魄,皇帝做出的这个动作,使他莫名害怕,同时也有一丝不敢与人言的心寒,他自问是没有任何异心的。 其他如谭闻义等人也都各自有赏,但最为重要的杨一清却没在此时宣布。 朱厚照深深看了老头儿一眼,他到此时都不确定,杨一清一会儿会不会替刘大夏求情。 …… …… 过午门后,奉天门外的广场上,宫里已经摆好了几十张圆桌,皇帝单独一桌,他左右两侧离得近的分别就是朝廷重臣和杨一清等人。 仪式不像刚才一般庄重,朱厚照就随意了一些, “朕今日大宴群臣,一是为杨应宁等有功的将士贺,二是为大明国运昌隆贺,大明国祚传至朕的手中,已历百余年,上次有花马池这样的大胜也该有几十年了。朕不是开国的帝王,还没有什么丰功伟业。所以朕要感激为国征战的将士,今日之后,朕与诸位便一同留于史书之上了。” 朱厚照举起手中杯,示意其他所有人,“敬为国征战的将士!” 皇帝这样,就连李东阳、谢迁等内阁阁臣也不敢托大,全都站起身敬酒。 这一次,皇帝的酒杯里是真的酒,喝入口中稀稀拉拉的,辣得他嗓子疼。 杨一清官位再大、功劳再大,也不敢就这么轻受下来,他立马跪地,“启禀陛下,臣累受国恩,才有今日。一骑孤影过山川,家国万里赴戎机,身为大明臣子,自当上效君父,下安黎民,但有微功,也是仰赖陛下筹谋,臣何敢居功?” 朱厚照等了他很久了,看他终于出列,那眼神便朝边上的丰熙、郭尚坤看了看。这两个家伙面无表情的,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劝成。 “……家国万里赴戎机。”皇帝呢喃着,重复杨一清念得这半句短诗,后半句尤其合他的心意,“这句好。先前朝中有大臣言朕少年心性,喜好兵事。他们又哪里知晓,所谓喜好兵事,其根源在保家卫国四字。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朕若是不做皇帝,还真愿意当一个少年将军,践行你这句‘家国万里赴戎机’!” 说完,他看了一眼杨一清,那样子像在等些什么。空出的时间令李东阳等大臣都略有惊奇,还以为皇帝是有什么事。 这片刻之间,杨一清的内心其实已经翻江倒海,皇帝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这么多的人,这么隆重的为他们庆贺,他在这个时候忽然为刘大夏求情…… 朱厚照也确实在等,如果没有,他就要说接下来的话了。 时间一分一秒, 杨一清终于又开口,“……陛下……乃天生天子,麾下猛将如云,臣于宁夏所遇主将,皆愿成为陛下万里赴戎机!” 朱厚照眼皮子抖了抖,他抬头向丰熙看去,这个时候,他便不是面无表情了。 杨一清面对清流压力,竟不开口? 好! 皇帝伸出手去,将手中酒杯递给刘瑾,自己奔向御案,随后转身,“西北三边总制杨一清听旨!” “臣杨一清接旨!” “弘治十八年正月,鞑靼火筛部有兵四万余骑,于国丧期间寇边掠夺,杀我子民,辱我国体。你运筹帷幄,诱敌深入,花马池一战,歼敌八千余,打散火筛部,于长城之内截杀敌军,大涨我军之威,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使朕可以告慰祖宗在天之灵,不负先帝厚望。杨一清,于此节你有特别的功劳。” 这话的意思谁都听得懂,弘治皇帝刚刚去世,鞑靼人便领兵来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