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卷白云:女翻译与王维_第3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第1/2页)

    写完这段我亦愣住:这还是我第一次当着他面,写出“摩诘”二字。“摩诘”是他的字,但我从不以此呼他,当面每每只是含糊一句“喂”,和人说起他时便是“王十三郎”或“王郎”。

    “清且敦……”我抹到这三字时,王维叹息,重复道。“这位诗家,可以算得我的……异代知己。”

    如果说自唐朝以降,一千年间,只有一个人配当他的知己,那么这人只能是大宋的苏轼。

    “对,就是异代知……”我蓦地语塞,“异代”?他……他明白了?明白了多少?

    “祗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我随写随擦,这首苏轼的诗就这样迅快地出现在沙上,又迅快地消失,像周遭不时划过空山的清脆鸟鸣,只于这昏黄余照中的一片静谧里,留下一点浅淡缥缈的痕迹。

    “难怪你看我时,总似乎与我相识很久,知道很多我的事情,而又怕我发觉你知道。”王维长长地出了口气,“当日阿瑶也这么说过。可是……别人的事,你好像所知也不多。”

    这差别,自然不是因为我的“预知”能力有问题。可谁会承认是因为爱呢?

    在21世纪,我读了许多关于他与唐朝的学术著作。而于别的诗人,不过如浮光掠影,稍稍一读。

    “人之生世,皆有因果。你虽能知来事,可也不必以为负累,或是将他人的苦难,当成自家的咎责。欢欢喜喜的,笑闹顽耍,视事嫁人,休想那许多。只要……我作诗为文时,你不抢着说出我所想的句子就好,哈哈。”他笑道。

    我鄙视道:“谁稀罕。你的诗我才不在乎!”笑着笑着,眼泪又要落下,连忙仰头看天。

    他现今作的诗,我的确泰半是未读过的。所以他每作一首,我都如饥似渴地记诵下来。

    “瓒怫呵寐施普尸替具黎。”我低声念了一句波斯话,王维道:“你说什么?”

    我苦涩一笑。我没有办法告诉他,安史之乱后,他的诗文已经十不存一。

    那句波斯语的意思是,“每朵花后都有蜜蜂”。

    恰如在大唐的盛世繁华,火树银花之下,却潜伏着将震动整个帝国的巨大危机。

    第15章 应恐流芳不待人(李适之)

    汉中一地气候颇似川蜀,温暖和润,虽当此春末之日,已渐有暑热气息。夹路槐花满树开放,皎白纤媚,使汉中竟有了点长安的味道:朱雀天街旁遍植槐树,长安人夏日最爱吃槐叶冷淘……

    但那座繁丽宏伟的都城,于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