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第91节 (第1/3页)
王怀玉倒是知道墨家,至于匠人。现在的匠人都是入籍的,就跟军籍一样,一旦父辈是匠人,那就祖祖辈辈都是匠人,除非有特殊情况转换,不然就没有办法改变。 这样的制度虽然利于管理者管理,但是不利于社会的流通,不管是技艺还是人才,甚至有的会后继无人。 任何东西一旦垄断就会使大众很难再拥有,王怀玉并不想这样,所以她也一直致力于打破这一个界限,就像岭南的书院,官员衙役的考试。 “好东西都是要交流碰撞,还能让它迸发出更多活力,更多可能,从而促进社会世界的进步。” 王怀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创造世界。像一些在如今看来不合时宜的东西,若干年后可能就会发挥出难以想象的生命力。 王华玉抱着自己的理想,岭南人民看到的则是自己生活的改变。所以他们愿意跟着王怀玉去。 阔别一年,王怀玉带回了三百多号各种人才,恰好这个时候技术大学已经修建完一部分,王怀玉也不打算再做另外安排了,直接把这几百号人放到书院里面去教授知识。 这些都是有能力的人,比如能自己制作翻车,知道大齐目前已有的矿物,还有一个就是纯正的农家传人。 这个农家可不只是种田的人,而是真正有门派流传的,致力于研究改善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比如王怀玉让人研究多年都没有眉目的肥料,农家也研究出了简易的版本。 王怀玉简直是狂喜,连忙把自己知道的浅薄的关于化肥的知识说给他们听,顺便把岭南这些年来的经验也全部给了他们。 农家的人拿到资料也是很震惊,没有想到除了他们竟然还有人重视农业,重视是这些看起来肮脏的东西。 “荣安郡主果然没有骗我们,我们农家跟着他总算能实现我们的梦想了,农家也是治国安邦的门派!” 这算是千里马遇上了伯乐。农家人奔走相告,争相让自己的师门迁往岭南。 第137章 岭南缺的就是这种干实事的人,尤其是他们还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再加上王怀玉的理论,研究简直是一日千里。 “我的老天爷啊,原来这个化肥能够让粮食增产那么多。瞧瞧这些东西,也就鸡蛋壳难找一点,其他都是大家扔外头当垃圾处理的,这稍微转变一下就变废为宝了。” 官员衙役们看着山脚下那一块块实验田,沉重的稻穗压得禾苗抬不起头,就算他们没怎么做做过农活,也知道这粮食是丰收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丰收。 听着他们夸赞的话,负责制作化肥的农家人原本因为种植弯下的腰背,现在挺得笔直笔直。 “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就是对的,就是好的。旁人都觉得我们农家人和田地打交道,和牲畜的粪便打交道,便觉得我们低人一等。却不知没有我们这些农家人,哪来他们的锦衣玉食?” “能让粮食增产是多少百姓的愿望,是多大的功劳,这事足以青史留名!” “何止是青史留名,这和神农有什么区别!当代神农。” 青史留名是多少学派想要达到的终身目的,真正能留下名字的却少之又少。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多少流派纷纷涌现,争鸣璀璨,但能流传至今的又有多少? 他们农家这些年一直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明明农业是全天下人最需要重视的东西,却是最不为帝王和世家重视的。 而今终于等来了重视他们的人。 王怀玉倒是没想到自己凭借这一件事获得了农家的支持。但这也给了她思路,既然凭借农业可以获得农家的支持,那对手工业的重视是不是也可以吸引墨家? 当下她便将招揽来的几位墨家学者召集在一块,耐心的询问起他们关于岭南发展和手工业的看法。 相如何练着花白的胡子点头赞赏道:“岭南是我见过最重视匠人的地方,而且岭南已经舍弃掉了匠籍,不管是谁都能够学,学了也能凭借自己的手艺去挣钱,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而且岭南队匠人的待遇极好,我看有衙役开办的商行里就有匠人开办的家具铺,杂货铺等,这竟然是允许了我们匠人自己做生意,真是千古以来头一遭。” 士农工商一直是不可跨越的界限,他们这些工匠的地位也就比商人好一点点,但赚的远远没有商人多。现在他们的身份却是一样,而且还能自己经营,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当然这些改变可能会存在一些小的问题,但是事实也证明,这个做法是正确的。 墨家农家都在岭南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希望。 听到相如何的说法,王怀玉有些得意的笑了笑,不枉费她多年付出的心血。 “相如先生要是觉得岭南不错,可以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