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7、第 247 章 (第1/3页)
弩兵们收到命令, 抓紧时间吃完晚饭便带上干粮、火把、运送弩械的骡队往啸城出发。 裴曦出产的弩跟中国古代的弩有极大的不同, 一来, 他并不知道中国古代的弩是怎么造的,只在电视电影里见过,二来, 他接触的更多的是现代工艺,更追求简单实用易于维修, 要求方便拆卸易于维修组装。 裴曦还考虑到一点,山寨问题。 大凤朝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他到南疆后才有的, 现在才刚开始推广,想让各路起兵公侯们不山寨他的弩, 是不可能的。 他在京城造的臂弩,原理单一,小孩子都能造得出来,但用在军事上的弩则需要综合各方面考虑。 首先是最重要的机括部分,如果按照臂弩的原理,想要拉开一张重弩,至少需要七八个壮汉, 耗力又耗时。工匠们先改良成绞盘, 后来改成滑轮组。随着炼钢工艺提升, 改成齿轮组。如今的机括都装在一个长方形的匣子里, 里面有齿轮、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等组成的齿轮组、链轮、链条、螺丝等装置,已经是很先进的机械装置。 这样的一个机械盒子有二十多斤重,里面的零件一大堆。因为钢的工艺不太过关, 精细的零部件很容易损坏,特别是链条、轴承等必须有替换件备着。 一台弩还有支架、底座以及放箭的弩床部位,是以钢管、螺丝、铆栓相连接,熟手两分钟就装好了,拆起来也方便,不过零部件的丢失和损坏也是再所难免的。 这些弩的造价是真的高,但防山寨效果一流。 那些公侯们哪怕抢了成品和弩兵过去,但凡缺几个易损坏的关键零配件,就等于抢了堆废铁。即使他们买走大量的民用铁器,没有过硬的炼钢技术,依然造不出配件。民用铁器脆,种庄稼挖泥地是够的,砍柴也没有大问题,但用来造精细零部件还不如用铜。 钢制的弩易拆卸易组装,全套下来有七八十斤重,架设时还需要就近找石头压住底座,以防头重脚轻翻跟斗。 运输是真不轻松,平时走大道还可以用骡车驮,走山里那种砍柴、狩猎踩出来的崎岖羊肠小道,骡车根本上不去,只能靠人力抬上去。 …… 弩兵们打着火把连夜出发,一路疾行军,抵达啸城外的矮脚山,在山脚下抓紧时间稍作歇息。 山路难走,夜里爬山非常危险,且连夜急行军体力也吃不消,于是弩兵们吃了些干粮便就地补觉,等到天亮后再上山。 矮脚山跟对面的烟水山相比,形如小矮子,因此得名。 烟水山是一座比卧牛山更雄伟险峻的大山,它山高地险,常年云雾不散,经常烟雨绵绵,故称烟水山。 烟水城、风啸城都在烟水山里。风啸城可以俯瞰啸城,但笔直的山崖只有飞猿可攀、雄鹰可飞,故此两座城虽然相隔极近,但想要往来,只能绕经怀城和烟水城。 弩兵们为了避免曝露行踪,在距离啸城十里远的地方从矮脚山的另一侧上山。 他们从天朦胧亮能看得见山里的路时出发,一直爬到下午。 山上植物茂密,遮挡视线,取锯子柴刀把遮挡视线的树木藤蔓砍倒,砍下来的树桩子正好拿来压床弩底座。 瞭望兵拿起望远镜望向啸城,只见不大点的一座城,除了对着城门的主干道外,两侧的街道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很多瓦房顶上都蹲着手拿长戟的披甲人,有数万之众。街巷里的大军,在对着南疆大军来时方向,还竖起了将近一人高的木板,似乎是用来抵挡弓箭的。 率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