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89节 (第1/2页)
“在临界温度以下,电子配对形成copper pair,并且凝聚到bcs基态——到这一步步骤为止,bcs理论依旧是成立的。” “然后接下来我的思路是……” 说到这里。 徐云刻意顿了顿: “对超导体的能隙函数做费米面结构近似。”(见449章,又是一个跨越了400章的伏笔) 早先提及过。 所谓费米面,指的其实是动量空间的等能面。 费米面最早被定义于理想无相互作用的费米气系统中,后来便扩展到了电子模型,近些年常见于固体材料范畴。 它的实质就是三维无限势阱中自由电子的运动,电子对应λ=h/p,所以在导体中形成驻波。 接着根据波矢量的定义,就可以确定单个电子所处驻波的波矢量值。 哒哒哒…… 徐云拿着粉笔飞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行算式,台下几位大佬则肉眼可见的变得有些凝重了起来。 徐云在这部分的思路很灵性,一般来说在凝聚到bcs基态之后,剩下的就是宏观量子态的讨论了。 也就是大量电子相位杂乱无序分布的波函数由于自发对称破缺,形成了一个确定相位的波函数。 好比是榴莲。 在大多数人常规的认知里,榴莲这玩意儿的食用流程就是开壳后生吃。 但徐云此时的做法却是另辟蹊径,选择了烤榴莲。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 烤着烤着薛其坤忽然发现,这种做法他喵的似乎还挺好吃的? “已知允许幂级数中的变量x取复数值时,幂级数收敛的值在复平面上形成一个二维区域……” “然后利用高斯函数的fourier变换f{e-a2t2}(k)=πae-π2k2/a2,以及poisson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考虑积分g(s)=12πiγzs-1e-z-1dz,其中围道应该是limk→∞gk(s)=g(s)……” 徐云将自己此前的推导过程飞快的写到了黑板上,薛其坤等人的眼睛也是越来越亮。 高温超导研究在实验上的困境之一就是强关联电子效应,即电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简单忽略或近似考虑,磁性和电性相互作用同等重要。 例如常规超导体的能隙函数一般是各向同性的s波,但是到了铜氧化物超导体就是各向异性的d波,铁基超导的能隙函数则是s±波为主。 不过徐云搞出这样一手之后,至少在数学角度上这个争议可以杂糅到一起了。 徐云的变换改变了各个格点上占据态相对于空态的相位,即cj→ucjuf=e-iθjcj。 在一次量子化的表象下,这相当于改变了单粒子局域波函数的相位。 换而言之。 变换后的模型具有张量积的结构,不能混合不同格点的态空间,并且不会混合占据态和空态。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了有数的幺正变换可供考虑。 在jordan-wigner变换所联系的自旋视角下,符合条件的也就那么两三个环路而已…… 这是一个全新的配对机制,而且还不是局域配对那么简单…… 蓦然。 薛其坤院士又想到了去年7月12日,中科院在《自然》发表的那篇有关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的论文。(/d/10.1038/s41586-023-06408-7) 这可是在继铜氧化物之后,科学家时隔36年发现的第二类突破液氮温度(77 k)的非常规超导家族,而这类超导体就存在一种对应的磁场抑制超导转变现象和正常态的线性电阻行为。 导致这个现象的直观因素是ni离子的+2.5价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的两个不同d轨道分别影响c方向和ab面内的关联电子态,而机理上不是正符合徐云所用的推导吗? 而此时此刻。 徐云的板书依旧在继续。 “高温超导最惊人的普适性质之一是超导相和反铁磁相之间的毗邻,反铁磁的交换耦合系数j是导致半满时反铁磁相的原因,而同样的耦合系数也能够导致自旋单态的形成,后者是形成超导的先决条件。” “在我的这个理论里,反铁磁相由一个三维序参量nα刻画,即所谓的交错磁化强度,因此它具有自旋1,电荷0和总动量(π,π)的特点……” “另一方面,一个自旋单态d-波超导相由一个带两个实分量的复序参量Δ刻画,它具有自旋0,电荷±2和总动量0……” “我的想法是将这五个分量合并为一个对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