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今夕定何夕 (第3/3页)
“最近应该没和人打架啊?”我把车窗降下来,让空气流通出去。 一瞬间就冷了。 小琼一件件套上衣服,在漠河一个小县城里,她买了两件新羽绒服,一黑一白,款式相同,黑的是我的,白的是她的。她穿起来挺漂亮的。 “那全部都是你掐的。”她说,“痛死了。” “你不是挺喜欢的么。” “谁说我喜欢。” 我把窗关上,离开商场,“对不起嘛,宝宝。” 小琼露出一个既恶心,又不可思议的表情,“你叫我什么?这么肉麻。” “和年轻人学的。”我说,一边开始缴停车费,“你不喜欢的话就不叫了。” 她直接说不喜欢,一会又说喜欢。 她到底喜欢不喜欢我很清楚,但我喜欢逗她。逗她很好玩,看她生气也很有意思。 我想带她去以前经常会走动的地方逛逛,但这个点,接近十点,所有园区,景区都闭园。 绕了两圈,车流量不少,并且这个路段信号灯太密集,前面有事故——我远远看一眼,避开了这个路口。 从银泰百货出来,天色便呈现昏黑,混沌的颜色,开着开着,飘起小雪。 我这才意识到,今晚不只是守岁,恐怕有很大一部分人出行是为了看雪。 我在南山路附近停车,让小琼穿上羽绒服,给她系围巾。 这条路太熟悉,就像熟悉我的前半生,这种类似故地重游的怀旧感令人如此难忘。 故乡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其实,我从没有真正离开过这里。 曾经我离开过,如今,我带着另一个人回来这里。 这是截然不同的心情。 沿着这条路往下走,我们牵着手,越靠近西湖,路人叁叁两两,途径我们,又散开。 我们保持着自己的速度,慢慢散步。 西湖有多少年没有下雪? 我看见不少人背着摄影机,镜头忽闪忽闪,守在断桥边拍照。 我忽然也想为小琼拍照。不拍西湖,只是为她拍照。自从做了一段时间的摄影师,我已经拍了太多照片,成千上万的风景照。 她作为我唯一的模特,出现在镜头的时候却实在不算多。 “我们要不要去坐船?”她问我。 “坐船干嘛?” “天寒炉暖,烹雪煎茶。” 我笑道:“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坐船收费,一人七十。” 她拉着我已经向湖边走,雪夜,打算登船的游客聚在湖边。我回车里去拿摄像机,小琼谈价格。 等我回到湖边,游船即将出发,给我留的是右边的位置。 船夫是中年人,本地口音,我递烟给他,他接了,边抽烟,慢慢划船。 我们有一阵没一阵聊着天,说些很客套的话。小琼整张脸埋在围巾里,既看景,又看雪。 我把摄影机打开,看取景器。 船夫问我:“这是你对象?” 我说:“我老婆。” 他对我比了一个大拇指。 “小伙子这么年轻,已经结婚了啊。” 我对他笑了笑:“我年纪不小了。”跟您也差不多了吧。 我把镜头朝向小琼的方向,她正把围巾解下来,风吹动,她的长发向一侧倾斜,雪落在她的头发、肩膀,背景是西湖雪景,水和天朦胧飘渺,看上去非常梦幻,就像走进古诗中的情境里。 镜头中定格下的是她的侧脸。 我把摄影机挪开,她的脸转过来,冲着我忽然一笑。 我愣了一下,她把头靠在我肩膀上,凑在我耳边说话。 船夫摇着桨,回过头,也对我们笑了笑。 我为他们拍了十几张照片,把这一夜,这一瞬间定格在镜头中,保留这份记忆。 小船摇摇晃晃,经过湖中央,与另一艘小船擦肩而过,船上的人在交谈,笑声一同消散在这不算寂静,有些热闹的雪夜。 不知不觉,即将到零点,不远处已经有烟花声响起,起初只是一声,接着,逐渐频繁。 烟火与雪花在半空中闪烁,今夜如此热闹,我知道整个城市都清醒着,等待着,等待辞旧迎新。 今年不特殊,但足够幸运。朋友不在身旁,但爱人相伴,在这样的氛围中,前生波折,颠沛流离,命运的残酷,仿佛在瞬间烟消云散了。 仅仅是一瞬间,也足够回味无穷。 她说,吴邪,新年快乐。 我亲了亲她额头,新年快乐。 我记得,那是二零一二年的除夕,杭州,小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