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7节 (第2/2页)
郡主接触因而做了那个预知梦之后,曾经很深刻的和系统沟通过,于是对于原主上辈子和这辈子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比方说,那本科举文虚构了男女主的爱情和他们幸福的婚姻生活; 但是除此之外,里面关于男主以及一些配角的生活细节却是写实的,也就是上辈子的黎修平真实发生过的。 那么关于景睿的事,除了把他的王妃强行按头变成了黎修平的夫人,其他的事情是不是也都是跟科举文里描写的一样? 上辈子就是差不多这个时间,黎修平考中状元然后在翰林院干了三年谋求外放的职位,结果景郡王去世然后景睿世子承爵。 现在景郡王看着身体还可以不知道会不会突发疾病,可是照样的黎修平许子凡被外放,那留在京城的景睿会不会承爵? 关于这些,方青青一团糟,根本就理不清头绪。 结果这个时候,安乐郡主也过来了,她是来送给方青青还有点点的。 并且准备了许多好东西,吃的穿的用的小孩子玩的,生怕点点在外面受了委屈一样。 甚至还很细心的准备了药材和一些生活用具,方青青看了哭笑不得。 “妹妹,我们这路途遥远的,东西太多带不动。” 安乐郡主丝毫不发愁,理所当然的说道:“多安排几辆马车不就行了?” 得,当她没说吧,方青青知道安乐郡主理解不了黎家不可能多买马车的穷困。 就这么拖拖拉拉的半个月过去了,然后黎修平先出发。 对,他一个人先过去的。 这也是一家人商量了好久的,主要是媳妇孩子要和他一同去地方,然后孩子的奶奶又心疼儿媳妇和大胖孙子。 思来想去翻来覆去大晚上不睡觉的折磨了黎老头几个夜晚,终于石氏决定了,她要跟着一起去外县。 三郎要去当知县的据说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地方,而且他初初前去的时候,说不定还会被人欺负。 他一个大男人还好,青青是弱女子点点又是小孩子,可不能遭罪。 石氏实在是无法放心,于是终于还是决定要过去帮着照顾孩子。 反正京城这边一大家子都在,老大媳妇又是一个能干的,把老头子一个人留在京城石氏也能够放心。 而且,石氏心里也还有其他的算计。 “老头子,三郎和三郎媳妇不都说了,他们出去是为百姓做好事也是为了做点成绩出来。 那么以后三郎肯定会升官,到时候还是要回京城,而我们家也在这边也是希望能够生根的。 老大老二没啥个出息,你留在这里坐镇,保证我们家的大本营安稳。” 这样一来,一行人老的老小的小不可能赶路,而黎修平急着去报到。 于是一家人就分开,黎修平轻装上路一个人先走,石氏和方青青一起带着孩子还有众多的行礼随后。 当然,黎家人不可能放心,于是黎二郎护送娘仨过去然后再返回。 说不定还要去那边看看,有什么可以采买的也可以带回京城。 黎二郎本来就是做这个事的,这几年南来北往的也习惯了。 起码这几年三郎要在那边定居,正好黎二郎也考虑可以把生意扩大化。 一路舟车劳顿的主要是点点还小,也就没什么好玩的,等方青青他们终于到了黎修平任职的阳丰县时。 一伙人都呆住了,愣愣的看着落魄的县城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实在不是老黎家的人在京城住了几年眼界被拔高了,实在是这个阳丰县太破旧,整个县城给人的感觉就是写满了“衰败”。 来到县城外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城墙,可是这个墙皮已经十分斑驳满是岁月的沧桑,甚至许多地方都长了青苔。 饶是他们本就是农村出身,可是以前也都是到过现成的,他们安顺县也没有这么的破旧啊。 石氏倒吸了一口凉气,有点说不出话来。 方青青握了握婆婆的手掌,脸上带着坚定的笑容: “娘,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以后一定都会好起来的。” 这世间的事本就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越是这样贫困的小县城,反而越是有黎修平发挥的地方。 从而,可以取得更好的政绩。 第353章 用心去看 因为路途遥远通讯不方便,黎修平也无法知道母亲妻儿到来的具体时间。 而且新官上任,他这几天特别特别的忙碌,因此只是几天前就安排了衙役在城门外守候着。 于是石氏一行人才到了城门外双方验证了彼此的身份,然后衙役就带着车队一起到了县衙的后宅。 石氏方青青点点还有一个婆子一名丫鬟,再加上家里人准备的各式各样的行李,东西实在是太多。 甚至怕他们在那边吃喝用啥都没有,带了不少的生活用品。 让方青青哭笑不得的是,如果不是实在路远不方便,只怕婆婆都想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带过来。 所以,黎二郎特意准备了坐人的马车还有拉物件的骡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