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13节 (第3/3页)
里掏出一个作业本,她说:“戴师傅绘的图纸在这里。” 凤宁拿过那个本子,上面只有简单的恐龙图,没有详细的结构分解图。 凤宁看完图,又围着那只扎了一半的恐龙骨架看了看,竹子做的恐龙骨架明显比例不对,而且做得也很笨重,给糊灯罩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这大概就是工人们不够效率的主要原因。 凤宁说:“你们这恐龙身体和头尾比重不对,会立不稳的。” “你别瞎说,我们辛辛苦苦扎了一半,你说比重不对,难道要拆了重做?你知道我们煣这些竹子花了多少时间吗?时间本来就来不及了,你还给我们添乱。”那女人对凤宁毫不客气,觉得她是来捣乱的。 所谓煣,是用火将竹子炙烤后弯成所需的弧度。 凤宁没理她,扭头对肖达说:“肖主任,用竹子做灯笼骨架确实费时间,还有三四天灯展就开始了,会来不及的,不如改成铁丝吧。虽然成本高一点,但稳固性更好。” 肖达疑惑地问:“铁丝真的可以吗?” 凤宁点头:“可以。不过能先给我纸笔吗?我要重新绘一下结构图。剩下还有多少灯笼没扎骨架?我会画出来。你们现在赶紧派人去买铁丝,要10号铁丝,比你们用的这个稍微再粗一点,剩下的几盏灯都用铁丝扎。” 肖达看了一眼这个小姑娘,她说话的方式完全就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连铁丝的型号都知道,他犹豫片刻,便说:“行,我让人去买,需要多少?” 凤宁说:“先买五十斤吧,不够了再去买。” 肖达赶紧叫过自己的一个下属,安排他去买铁丝,又掏出随身携带的钢笔和记事本给凤宁。 凤宁看了一眼,说:“这个画图有点小,我去买本子。我有车,很快就回来了。” 凤宁骑上车,朝公园外跑去。 留下众人看着她的背影,心想,这小姑娘是谁啊,居然用铁丝扎灯笼,那还是灯笼吗? 肖达对凤宁的说法有些怀疑,但他又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值得信赖的,因为刚才她身上散发出来的自信让他也产生了信心。 第18章 外援 凤宁很快就买到了适合绘图的本子和铅笔, 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将恐龙的图画好了。 不仅恐龙的全图,还有各个部位的构件, 并且每个构件的数据都标好了, 工人只要照着她这个数据去做就可以了。 她回到公园的时候,肖达安排去买铁丝的人也回来了。 大家都看着铁丝, 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凤宁说:“尺子有吧, 拿来照着图纸数据量一下。来个人,将铁丝按照要求做成需要的形状,最后拼接起来。” 凤宁看拿着钳子的工人犹犹豫豫的,便主动拿过钳子,比着长度剪下去。再将剪断的铁丝一折,便成了一个圆形, 用细线缠起来:“铁丝和竹子都是一样的,需要什么形状,就折成什么形状,这比竹子更方便,还不需要煣, 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你们都赶紧做起来吧。” 肖达也说:“都动起来吧, 不会就问小凤同志。” 凤宁说:“钳子不够, 再去找点钳子来,还要点扎丝来定型固定。” 肖达说:“我赶紧安排人去买。小凤同志,这铁丝灯笼我们谁也没做 过,没有经验, 你起码要帮着大家做一个。”他生怕凤宁就这么走了。 “我会的, 你放心吧!”凤宁说。 说起来,这是她师父负责的灯展, 她一定要为师傅弥补这个遗憾,把灯展好好办起来。更何况,这次灯展还关系到她自己的生意。 在使用铁丝扎花灯之前,做花灯骨架的材料主要是竹子和木头,后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的发展,材料便与时俱进了,用铁丝扎灯笼便成了主流,尤其是大型花灯。 但在八十年代中期,人们还是用传统的方式也就是竹子扎花灯。竹子的优势是便宜,柔韧性也比较好,但若要兼顾力量与造型,竹子显然不如铁丝好。 凤宁也不多话,她亲自动手扎第一盏铁丝恐龙灯,为工人师傅们做示范。 那些年纪比她大的工人本来挺不服气的,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灯笼,却要被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姑娘指挥。现在看到这小姑娘沉着冷静地做着灯笼骨架,看她手上的活计,明显就不是第一次做,甚至比他们都要熟练,这才一个个都安静下来。 工厂食堂送饭来的时候,第一副铁丝恐龙骨架已经做了一半。 灯彩组长秦师傅,也就是那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热情地招呼封凤宁:“小凤师傅,来吃饭吧,吃了饭再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