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第1/2页)
红薯粉、米粉,甚至土豆粉,都能做。 红薯比较合适,价格低廉又高产。 镖局也多壮士,家里的媳妇夫郎少有脾性软和的,也能再找熟悉的医馆,请教一下怎么养“药材”。 虫子能入药,比如蜈蚣、蝎子,这等毒物,一般人哪敢碰? 谢星珩没了解过成规模的养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他就知道可以养。 具体养殖方式,问问医馆的人。或者让郭先生他们几个监督,摸索着来,做好记录,边养边调整。养完了,也是个无可替代好营生。 医馆的人或许不会教,没关系,以利诱之。一家不行换一家。 亏本算我们的,养活的“药材”,可以低价卖给他们。签契约,优先三年供货。 三年时间,肥猪都出栏了,养个虫子还养不好了? 何家夫夫俩听得懵懵的。 听谢星珩这样说,怎么感觉挣钱很容易的样子? 种地都能挣大钱。 他们镖局的人,多数都是农庄乡野的汉子。 在家乡实在过不下去,若非养家艰辛,谁愿意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 “读书人的脑子就是好用啊。”何镖头朴素夸赞。 江承海爱听,连笑数声。 席间就着京城镖局后续的安置问题、产业问题、分红与新老镖师的月钱问题,做了深谈。 火锅撤下,江知与叫人摘了一篮柿子来,就着炉火,还烤着馍片、花生、豆子、瓜子。 一壶茶咕噜噜,放上去就没凉过。 最后是问:“镖局的宅院,还留着吗?” 江承海看看夫郎,再看看两孩子,重重叹一声:“不留了。” 倒就倒得彻底一点。 丰州这头,他们家都一直没扶起来的样子,卖盐都卖得小家子气,低调做人。 两次遭追杀,都是京都的人,活在人家眼皮子底下,表现出无以为继,只能缩回乡下种地的模样,更能蒙混过关。 何镖头的宅院可以留着,那是他的家。 这事说完,府上客房也已收拾妥当,江知与带他们去客院休息。 谢星珩还在堂屋坐着,突然问:“舅舅还在盐帮吗?” 江承海一口茶喷了出来。 宋明晖抬起眼:“小鱼说的?” 谢星珩点头:“在京城认识了个上陵府的书生,顺口就聊到了。” 宋明晖这些年跟哥哥联络,都很隐蔽。 走王家的路子,带一封信。领信的人,是他们家的老仆,再忠诚不过。 得了信,还得再辗转,进了盐帮,还得费一番周折,才能把信给到他大哥手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