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1章 (第2/2页)
柠檬的外观口感,问江致微知不知道。 江致微去年才来,这是他在津口县渡过的第二个夏季。 去年时,他还以为水果是津口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亲眼看到成百上千斤的果子烂在地里,他也着急。 那时他试着用晒大酱的法子,去晒水果酱,想着能救一批是一批。结果不行。 因有这个经验,他对当地的水果种类极为了解。 说柠檬,他想到了一种叫“酸酸果”的东西。 不能直接入口,但滋味特别,相对耐放,销量还不错。 谢星珩口述了果酱的制作方式,只“白砂糖”就把江致微难住了。 水果价贱,糖制品价贵。用贵价的糖,还是优质白糖,来处理贱价水果,他愿意尝试,当地百姓还得说他疯了。 谢星珩笑了下:“我们不能让所有百姓都接受新事物,任何东西都有风险,所以才有先富带动后富。你看着组织人手,让爹在这里开个果酱加工厂,当地进货,当地招工。你做中间人。” 谢星珩又顺带提到:“小鱼跟徐诚合伙开了糖厂,白糖的供应不用担心。绝对稳定。” 江致微很惊讶:“他们开糖厂了?” 谢星珩笑着点头。 话到这里,天色已晚。 最后闲话了几句家常,也说徐诚成亲了,嫁进了王府。 江致微彻底惊住了。 等徐诚派人来接应了,他们先告辞,明日再会。 谢星珩等江承海先出了院子,落后一步,跟江致微说:“小鱼很惦记你,爹爹也记挂着你。都是一家人,没什么好连带的。你娘现在这样子,我们也不会再说什么、做什么。能回家还是回,没什么回不去的,就看你愿不愿意让这件事过去。” 江致微垂眸,过了会儿点头。 他聪明,知道谢星珩不会因为他来津口县。 所以他直接问:“我做蜂蜜,或者做果酱,会影响你们的计划吗?” 谢星珩摇头,“不,你能帮我们大忙。” 经济支柱产业,只有一个皮革,会有很多限制。这也只是利用了天然沼泽和多余劳动力。 但蜂蜜、水果,是当地现有的作物。这才是民生之本。 皮革的产量,受限于畜牧业的发展。跟沼泽打交道,也不会惠及所有百姓。 蜂蜜跟水果就不同了。人人可做,家家能干。 谢星珩没经历过江致微这种人生低谷,但他能懂一点江致微的心理。 他从前想获得家人的认可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小有成效、得到大成果,也不敢打心底开心、放松。 他俩同辈,年龄差不多。在事业上,会有隐形竞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