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第1/2页)
孟培德这一路走完,也知道此事艰难。 这片土地,播撒种子,都有成长的季节。更何况是育才富民? 孟培德望着青色的麦田,跟谢星珩说:“我有些学生,也是有志之士,你这里实在缺人手,我写个信,叫些人来帮着点?” 这是谢星珩想也不敢想的事。 孟培德是大儒,他的学生,都有功名。最差也是举人了——可能只有一个他是举人。 谢星珩不敢答应。 孟培德笑道:“会读书,不代表有才干。有功名的,也不代表个个都得志了。多得是不适应官场的人,或是闲着,或是耗着。我看丰州县很好,他们来了,也会说好。” 这是作保。 来的人,一定是心甘情愿想做一番事业的人。 这件事,是双向成就。 谢星珩脑子转得很快,他跟孟培德聊扶贫的概念。 丰州这个小县城,容纳不了那么多的举人进士,不若让这里成为“人才基地”。 往后留在这里的人,可以继续培养下一代的人才。离开这里的人,则全国开花。去其他地方,继续扶贫。 农业大有可为,怎么个“为”法,需要人学,需要人教,需要人去推广执行。 百姓们不识字,也走不远。来一批书生也好,只要他们愿意做一番事业,不怕吃苦。丰州县随时欢迎他们。 孟培德侧目。 他是看谢星珩太辛苦,写信是叫人来帮忙,说白了,是到江家务工。 谢星珩这一番话,倒显得他小气了。 他感觉谢星珩都在发光了。 连稀烂的文章和口水诗都能掩盖住。 孟培德看他极为顺眼。 “你以后出去,可以说是我的学生了。” 谢星珩:……? 原来我从前不是你的学生吗? 为什么?? 因为我的文章像狗屎??? 第135章 只谈请说爱(补更章节) 四月里,有一封来自津口县的报喜信。 大堂哥江致微得朝廷任命,当上了津口县的知县。三月中旬的事,圣旨刚到,县城里就一片喜气洋洋。 报喜信到了丰州县,江家也是喜气洋洋。 清明节才过完不久,江承海又去张罗香烛纸钱,祭拜二弟。 想着二房还没断亲,又带上一车的祭礼,去江家祠堂祭祖。 江致微是江家出的第二个官员,上任的方式曲折了些,还把江家第一个官员的职位顶掉了。 江承海不管祖宗们怎么想,家里有个人在当官,就是天大的喜事。 这件事之后,来喜的亲事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