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节 (第1/3页)
“不如把你的庄头都请到朝廷当农官吧。” 胤禟嘲笑道:“四哥你忘了叶淮他们了?叶淮他们都不肯来朝廷当官,你以为那些种地的就会来?菁菁手下管种地的那些庄头,一年得的银子比你手下三品大员还多,农官一月三四两银子能请来他们?您怕不是做梦还没醒吧。” 雍正瞪老九一眼,朝廷穷,我这个当皇帝的不知道吗?用你来说。 胤禟为了报仇四哥说自己愣头青的仇,嘴巴嘚啵嘚啵的不肯停:“四哥你不知道吧,菁菁手下的庄头,只要研究出新东西,除了赏银之外,还会把他们的成果写书上印刷出来,流芳百世。这叫什么知道不,我福晋说这叫物质精神双满足。啧啧,四哥您瞧瞧,来朝廷当官有什么好的?” 雍正深呼吸,努力运气,算了,他跟老九这个蠢东西计较什么。 “四哥,您别不吭声,您说句话呀。” 叶菁菁瞥了胤禟一眼,你差不多得了。 胤禟轻哼,叫四哥欺负我。 用膳时,皇后只在一旁听着主子爷跟九弟妹说国家大事,她心里的震撼难以言表,她从没想到九弟妹竟然是胸有大乾坤的女子。 皇后沉浸在对九弟妹的崇拜中时,听到老九故意气皇上的那些话,她顿时哭笑不得,又叹了声,九弟妹怎么就跟老九这样的人配一起了。 用了午膳后,胤禟夫妻就先走了,皇后对雍正笑道:“也不知道董鄂氏家如何教的女儿,臣妾今日听着,九弟妹似比朝臣们还强几分。” “何止比朝臣强几分,就算是内阁中的阁臣,朕看能和九弟妹比肩的也没几个。” 董鄂齐世如何教女嘛,雍正原来也好奇,和九弟夫妻关系亲近后,他知道许多外人不知道的事,齐世夫妻俩,确实爱女儿,才能放任九弟妹小小年纪就带着人走南闯北。 要知道,在京城,王公贵族家的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常事。 皇后没想到主子爷对九弟妹评价如此之高,她道:“难不成,主子爷还想给九弟妹一个内阁阁老的位置?” “九弟妹办菁华大学,大学中都是博士、硕士、学士,她是山长,自然是大学士,大学士不就是内阁阁臣?” 内阁而已,雍正如今已经有些嫌弃内阁臃肿,流程太多,办事效率低,若是可以,他想建个更方便些的机构供他驱使。 “这……朝臣和天下人,只怕不会同意吧。” 雍正打定了主意:“先挂名,一来二去的,只要他们知道九弟妹的本事,自然就会低头。” “皇后,女子中聪慧之人多得很,咱们皇家也出了许多聪慧的女子,比如已故的太皇太后,还有四妹妹。” “主子爷说的是恪靖妹妹?” 雍正颔首:“四妹妹体恤百姓,在蒙古十分得民心,她靠自己的本事参与政事,靠自己本事握住了喀尔喀三部,年后打准噶尔残部咔尔喀三部是主力,其中有四妹妹的功劳。四妹妹前几日上折子给朝廷,等噶尔丹事了了后,她打算带领农人在清水河开垦四万亩土地,把百姓引往当地定居耕种。” “四妹妹真是……女中豪杰!” 雍正笑道:“若是我大清公主都能如四妹妹一般,何愁边疆不稳。” 雍正又想到,既然要公主协助大清治理蒙古,拥有实权,只叫女先生教她们后宫那一套肯定行不通。 “皇后,你说,请九弟妹给要嫁去蒙古的宗室女当先生如何?” “主子爷这个决定自然很好,但,九弟妹手中事物如此之多,只怕腾不出空来。” “也罢,九弟妹没空闲,皇后你去寻一寻,看看朝臣或宗亲家有没有合适的女先生。” “臣妾记下了。” 雍正的态度让皇后心中产生了和以往不同的想法,主子爷如今这般专注朝廷事务,她这个当皇后的,定要管理好后宫少起纷争,别叫她们因为争风吃醋误了主子爷的大事。 胤禟和叶菁菁夫妻俩回府已经是半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