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7节 (第3/3页)
郑卫看到火车后,一句话都不想说了,他整个人处于一种巨大的震惊当中,大清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了吗? 郑卫茫然片刻,急忙扭头找姚元景:“姚大人,本王记得你亲口说,要给安南省修火车?” “卫郡王没记错,朝廷确实要给安南省修火车,负责给安南省修铁路的铁道副总督朱大人已经去开化府了。” 姚元景微微一笑:“卫郡王放心,在大清治下,安南省百姓会过得跟大清百姓一样好。” “希望如此吧。”郑卫的语气又落寞又充满着希望。 胤裪拿出两本《大清铁路全书》,一本给郑卫一本给姚元景。 “郑郡王和姚大人瞧瞧,这几日热卖的书,如今没有门路都买不到。” 姚元景大概翻了翻书,他笑道:“张廷玉最近搞出来的吧。” “正是,前几日刊印的时候张大人还说呢,可惜您不在,要不然,多少还能再凑十篇文章出来。” 姚元景笑哼一声:“他呀,就知道打我这个师兄的主意。我都这岁数了,还要给他兜底。” “您年华鼎盛,说什么这岁数了。” “年华鼎盛那是你们,我的孙子都已十几岁了,再过几年,我都到该致仕的年纪了。” 张廷玉今年都已四十有四,姚元景比张廷玉年长十岁,单从年纪论,姚元景年不小了。 只他不显老,叫百姓看来,他这位在内阁位置上坐了六七年的首辅,瞧着还十分年轻。 “姚大人,四哥前些日子还跟我们兄弟说,庆幸他手下有你们这批能担事儿的大臣,等到铁路修好,外御强敌后,把一个盛世交到下一任皇帝手中,他能跟你们一块儿退下养□□谱一曲君臣佳话。” 姚元景笑了起来,他也希望能看到这一日。 前半生官途坎坷,后半生得遇明君,仕途顺畅,为君为国为民作出些许成绩,他十分满足。 胤裪和姚元景期待着大清即将到来的盛世,为大清盛世被自愿当了块垫脚砖的郑卫,根本没听仔细听姚远景和十二贝勒在说什么,他全副身心都被手中的书吸引了。 火车到站,郑卫才看完第一篇大清铁路规划,看完后他只有一个想法,大清即将腾飞,安南国百姓能这时候能成为大清子民,是安南国百姓的幸事。 “卫郡王,请下车了。” 郑卫从马车上下来,看着这繁华陌生的地方,这对他们郑家来说,不知道算不算幸事啊。 郑家人进京对见多识广的京城百姓来说,也就新鲜了两三日,等雍正忙完,举行宫宴招待郑家人时,京城百姓已经对这位卫郡王无感了,包括百官也是。 举行宫宴,皇室宗亲和三品以上高官自然是要到的。这场宫宴是为郑家人举行,宫宴上最追捧的不是郑家人,而是瑞亲王一家。 皇上赐菜,皇后敬酒,皇子们跟瑞亲王家的阿哥们关系十分亲近,宴会才进行到一半,几个小阿哥就跑出去玩儿了。 郑卫打量着大清朝最有权势的一对亲王夫妻,对他们充满了敬畏。 忠亲王不过是一个在夺嫡中失败的皇子,就能把安南国玩儿得团团转,这两位是除了大清皇帝之外夺嫡中最大的胜利者,他们的心计定然比忠亲王更胜一筹。 叶菁菁轻瞥了郑卫一眼,连自己的想法都藏不住的人,输给胤禩也正常。 雍正举杯:“敬卫郡王。” 朝臣百官们齐刷刷举杯:“敬卫郡王。” “臣,郑卫,谢皇上恩典!” 雍正微微点头,这小子听得懂话就成。 宴会快到尾声,叶菁菁拍拍胤禟,她出去更个衣。 “你去吧,爷在这儿等着你。” “嗯,我去把弘年、弘希叫回来,等我回来,咱们就回家。” “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