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 (第2/2页)
“本来这种小店转让很多,一般没有注意,但这次我感觉这里面有鬼。”张有路说道。 杨舒力没有说什么,他对百福广场的了解远不如张有路,不过,百盛商场两边的巷子同时有店铺转让,是凑巧吗? “百福广场是哪个单位在管理?”杨舒力问道。 “可能是居委会哦?我可以去问一下,有个老头和我关系可以,他儿子是居委会的,我去问这个老头。”张有路说道。 “可以给他送点东西,烟啊酒的,到时报账。”杨舒力说道。 “哈哈,用不着。”张有路说道。 星期四,涂艺参加完英语演讲赛,从成都回来,中午吃饭时,杨舒力到主教学楼路口等到她和黄敬蜀,了解一下她的比赛结果。 一等奖。 重庆市这次有两名参赛学生,除了涂艺,还有一名男生,是一中的高二学生,也是涂艺的初中同学,虽然不在一个班但认识,这次他拿了二等奖。 一中和二中的竞争,二中又赢了。 三人在离学校后门比较远的地方找了一家餐馆,已经不是专供学生的那种小店了,进去后涂艺宣布今天她买单。 吃饭时涂艺向杨舒力致谢,说在演讲时提到他了。 原来,演讲比赛分两个环节,一个是主题演讲,权重比较大,一个是即兴演讲,权重小一点。 这次比赛定的主题是“break through”,中文的意思是突破。 有的讲科技的突破,有的讲经济的突破,有的讲事业的突破,还有的讲国家和民族的突破。 涂艺讲的是人的突破。 涂艺在演讲中说,以前她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当一个好学生,后来她才意识到突破的重要。 她以“我的一个朋友”为例,说这个朋友行为上有很多突破,生活得很充实,给她很大启发。 当然,这个朋友就是杨舒力。 在演讲的最后,她说,一个人只有在少年时代经过一些“小突破”,才会更加敢于去尝试、创造。 年轻人,尤其是中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双重规范下,更应该突破行为和环境,而不仅仅是为了在考场上取得高分。 不要只做那些循规蹈矩的事,也不要只接触那些按部就班的人。 当然,这些话都是用英语讲出来的,台下既有洋人评委也有本土评委,几个洋人评委都给了最高分,本土评委的分也不低。 正是这个主题演讲让她得到一等奖。 “太厉害了,好感动。”黄敬蜀听完介绍,嚷起来。 “你说谁厉害,是舒力,还是我?”涂艺笑着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