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8章 (第2/2页)
。”杨舒力说道。 这也是他犹豫张有路加入的事,只开8年就关闭,可能耽误人家进入其他行业。 “什么意思,到2008年就关闭?”张有路问道。 “是的。2008年就不做了,回家休息。招员工时我也会明说,免得耽误人家。”杨舒力说道。 “没问题,8年抗战,最后胜利了,好啊。”张有路笑着说道。 “真的想来?” “真的。” “这样,你要在8月中旬作出决定,不然我到成都很快就开始招人。”杨舒力说道。 “好,好,一言为定。”张有路喜笑颜开。 吃完米线,两人分手,张有路一改见面时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满面笑容地向杨舒力挥手。 对张有路来说,这顿米线请得值,找到一份工作。 杨舒力本不想找一个熟人、同学公事,那样有的事情不好处理,比如张有路请假回一趟重庆市,你能不答应? 经济方面也不会亏待他,月薪起步得两千元吧,成都的房租你也得给他付吧,套一的得花5百元。如果在成都招业务员,房租当然不会管。 现在只能这样了,希望张有路能配合好,要是配合不好的话,杨舒力也会下狠手的。希望张有路能明白这一点,熟人朋友成为上下级,有些东西需要克服。 当然,也有成功的案例,杨升元和向叔叔就是榜样。 回到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写下“业务员,张有路?”几个字。 关于公司的一些事项,都写在这个笔记本里,第一步是招4个编辑,需要一定学历,有一些知识积累,其中一名编辑必须会英语,加上业务员一共5个人。 虽然只有5个人的工资,但开销不会低,加起来每个月一万多,如果做一本亏一本的话,一百万也撑不了多久。 当然,杨舒力肯定有一些招数,才敢花钱开公司,全部赔本是不可能的,赔一本赚一本的话,终究还是赚,他对这门“生意”充满信心。 就在杨舒力悄然进入新的生活模式时,秦华玉则在家等着高考成绩的出炉。 晚上,杨舒力也不总在自己房间待着,常常出来,跟着秦华玉一起看会电视。 秦华玉这段时间看的《大明宫词》,挺有创新意识,台词写得让人耳目一新。 “显,做一个帝王,就是要天天和这样的琐事打交道,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在这样的琐事当中,发现国家的问题,开导臣属的心智,磨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只有这样,一旦国家出现大事,你才能临乱不惊。” 这编剧再过20年,一定被盖上“文青”的帽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