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5章 (第1/2页)
“舒力,要不要买一床铺盖带到学校去?”秦华玉问道。 “不用,去了再买。” “你当天还要报名,来得及不?” “没问题,报名之后就去买铺盖。” “热水瓶呢?” “也是到学校后买。” “那你带啥子东西到学校去?空手去啊?” “是的,去了再买嘛。” 秦华玉总想做点什么,但杨舒力这边又不配合,既不愿请客,也不买东西。 9月1日,秦华玉上班去了。 和往年不同,她现在还盼着上班,天天待家里做饭,看电视,连续两个月这样,也有点厌了。 到学校和同事聊聊天,活也不累,回来做个晚饭,生活有规律一些。 现在也不用担心有人“报复”,把她从南山小学调走了,既然这样,那就一直干到退休,拿退休工资,在国人心目中,这是“正常”的生活,也是理想的结局。 拿几百元的退休工资过日子,比家里有几十万存款还踏实,这就是国人普遍的心理。 按照杨舒力指示,张有路在时代南岸小区找到了杨舒力的住房,交了500元押金,等着他去签合同。 房子价格比较高,每月1千元,不过这也是杨舒力的要求,一定要房子好,不要怕多花两三百元。 张有路卖了个关子,说到时有惊喜。杨舒力就安心等着了。 秦华玉工作顺心,儿子又考上了成都大学,每天下午4点回来做晚饭,晚上就安安心心看电视。 《大明宫词》看完了,秦华玉赞赏此剧水平高,9月份来了个新剧,也看上了。 还是古装剧,只是朝代变成了宋朝。 “大家不要笑,看我来审猪。”一个额头上有一块弯月的人嚷道。 “哎呀,猪,你这头大胆的肥猪,有人审问居然还不跪,还躺着,太嚣张了吧。你偷人钱财知道不知道啊?嗯?居然冥顽不化,看来不打是不能招了。”剧名叫《少年包青天》,第一场戏就是别开生面的审猪。 从电视剧的角度讲,审猪能吸引住观众看下去,不过,这部剧40集,有那么多案子拍吗? 历史上包拯有记载的案子就一个,牛舌案,他们哪儿去弄那么多案子来拍。 看着看着,突然,杨舒力意识到什么,愣住了。 第192章 新生(上) 包拯做天长县县令时,发生了一起案件,有个农民晚上把耕牛拴在牛棚,早上起来发现牛倒在地上,牛舌头被人割了。 牛是农民宝贵的资产,农民到县衙报了案。 包拯对这个农民悄悄说,你晚上回去把牛杀了。被割了舌头的牛活不了多久,反正是死,农民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