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8章 (第1/2页)
他的大纲符合杨舒力的要求,前期工作的确比较细致,杨舒力觉得换人不一定妥当,于是给他提出一个条件,如果这本书销售超过8万本,奖励他5千元。就这样。 一本十多万字的书,赚到1万5千元,作为一个还在学习的学生,如果还不满足的话,那就到别处去吧。 成交。 杨舒力也在考虑请高水平撰写人员的问题,如果是专家学者进行合作,可以采取支付版税的方式,但应该是其他项目,这种概念书没必要。 有个性的、水平高的撰写人员一个人写完全书,质量更有保证,风格更统一,报酬方面可以适当提高。 3月26日,星期一,下午4点,接到曹宁妤短信,问他晚饭准备吃什么,他回答没想好。 这段时间,杨舒力很少自己在家里做饭,还是觉得麻烦了点,提不起做饭炒菜的兴趣,偶尔做个蔬菜饼,更多时候是买饺子回家吃,或者到外面餐馆吃。 “到我家吃吧,我炒几个菜,把游泳用具带过来。”曹宁妤又发来短信。 “好。” 原本今天是游泳的日子,一起吃饭,一起出发去游泳馆,挺好。 上次陪她到沙河郊游,这次也算是回报吧。 杨舒力觉得不好空手去,自己也应该准备一道菜,于是打的去买了半斤红油兔丁,一来一回车费都已超过兔丁的价格。 下午5点40分,杨舒力一手拎着装着游泳用具的袋子,一手拎着红油兔丁,在时代南岸门口等到了回家的曹宁妤。 曹宁妤说她知道那家红油兔丁,她的同事有喜欢吃这个的,她倒没有尝过。 曹宁妤做了三菜一汤,是中午过来买的材料,青椒肉丝,藕片,儿菜头,能在成都吃到家常菜,杨舒力很是满足。 她说出了工作单位,是在河对面的一个事业单位,杨舒力知道这个单位。 从单位走到住处不到半小时,置换房子前,下班回家可能要花1个多小时。 这种情况下,杨舒力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说他不愿意读大学,觉得市场上存在商机,就开了一个图书公司,就在旁边顺和苑的套房里,是个只有几人的小公司。 曹宁妤听了笑笑,说这么厉害啊,这两年互联网发展起来了,图书生意是不是受影响? 杨舒力说互联网对纸质图书肯定有冲击,但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还是社会环境,他准备做到08年就罢手。 这个信息他一般不会说出去,不过今天还是说出来了。 “08年后打算做什么呢?” “我出了一套书叫财务自由,这就是我的目标,以后就享受生活了。”杨舒力说道。 “那时你还不到30岁,就开始享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