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_第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节 (第2/3页)

么模样。

    光是想想,他就渴得受不了了。

    两日后,殿试如期举行,通过会试的一百余名学子,全部到场,无一缺席。

    又两日,三甲名定,金榜张出,殿试结果正式公布。

    一甲第一,状元,苏文卿,宁州人氏,年十九。

    一甲第二,榜眼,魏惊春,苏州人氏,年二十。

    一甲第三,探花,卫瑾瑜,上京人氏,年十七。

    一甲三人,赐进士。

    二甲三十人,赐同进士。

    依次列开……

    三甲一百零八人,赐同进士出身。

    ……

    谢琅一直在殿前司等消息,等听到雍临传回结果,沉默片刻,方眉头一展,道:“探花,也不错,倒是和他极配。”

    世家大族真正的抢人大战也在金榜张出一刻,正式拉开帷幕。

    单论相人,除了状元,金榜前三,其实最惹人注目的一直是探花,因为探花不仅要看成绩,还要看容貌风仪。容貌丑陋的,粗鄙不堪的,就是成绩再好也断无被点作探花可能。

    便是公主们挑选驸马,也优先从探花挑。

    然而今年的探花是卫氏嫡孙,还已经被赐婚给了谢氏,于是榜眼便接替探花,成了除状元之之外的第二顺位争抢对象。

    “魏惊春在哪里,到底谁是魏惊春?”

    “魏公子留步,我们小娘子的马车就停在巷口……”

    “啊,这就是魏公子吧,您说巧不巧,我们夫人也姓魏,祖籍也是苏州……”

    魏惊春是赫赫有名的苏州大才子,且容仪出众,刚及弱冠,正是适婚之龄,听闻这位大才子竟还名花无主,世家大族都惦记着要将他抢回家当女婿。

    要不是孟尧及时让魏府仆从驾着马车过来接应,魏惊春很可能要被一拥而上的大族仆从管事给生吞活剥了。饶是如此,魏公子亦被胆大的小娘子们丢了满怀帕子。

    苏文卿之所以没被围攻,是因为刚从宫里出来,就被雍王府侍从请到了雍王马车前。

    雍王殷切道:“文卿,只要你入本王麾下,愿意给本王当幕僚,本王保证,你将来的官职,绝不止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

    没错,金榜定名只是开始。

    除了状元苏文卿被天盛帝当场赐封了从六品翰林院编修一职,其他及第进士想要入朝为官,都要等着吏部分配。

    这所谓的分配,自然要靠走关系,广经营。

    苏文卿恭敬立在雍王府马车前,谦卑而恭谨道:“王爷好意,文卿心领,然文卿自知才疏学浅,不敢托大,也不敢妄图高位,目下想先好好在翰林院学习,做好分内之事,恐要辜负王爷美意。”

    等苏文卿离开,雍王府侍从怒道:“王爷屈尊如此,这苏文卿竟还如此不识抬举!一个翰林院小编修,若无贵人提拔,一辈子只能是个编修,整日和书本典籍作伴,薪俸又低还枯燥无聊,有什么前途!”

    雍王倒不急,道:“你懂什么,金鳞不是池中物,眼下盯着他的人太多了,只凭几句口头承诺,他如何会相信本王。他这是在择选呢。翰林院本就是个闲职,若有其他更好的去处,只要他愿意,就能去。”

    卫瑾瑜反而成了表面最清闲的那个。

    卫瑾瑜照例每日待在藏书阁看书,几个正在为吏部授职一事辛苦奔走,四处往世家大族投名帖的同届学子见了,既羡慕又嫉妒。

    “人家是卫氏的嫡孙,前程自有家族安排,是你我能比的么?”

    “与此在这里抱怨,还不如到佛前多求求,指望下辈子投个好胎。”

    然而转眼大半月过去了,陆陆续续有许多世家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