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节 (第2/2页)
定渊侯谢兰峰和北境三十万大军在后头压着。这半年来,北境连传捷报,北郡谢氏,几乎已经是无可撼动的存在,就连京中诸世家,也不得不顾忌谢氏这股力量。对待谢琅这个谢氏世子,就算暗地里以打压为主,明面上也得客客气气,免得开罪了谢氏。 这间隙,下面人已经端来了热酒。 谢琅将鞭子别到腰间,道:“酒就不喝了,赶时间,去哪儿述职?” 他径直大步往内走去。 “就在办事大堂,小人带世子过去。” 司吏呵腰在一旁引路,并甚有眼色地吩咐将酒分给侯在外面的京南大营士兵。 谢琅忽又停下,看了眼那还局促立在衙署门口的武将道:“让他一道进来。” “是。” 司吏哪敢反驳。 到了正堂廊下,一名主事官员掀帘从内出来,道:“入内述职,一律卸刀,请世子先卸刀吧。” 谢琅这回没说什么,利落地卸了刀,丢到后面的李崖手里。 李崖忙抱住。 谢琅直接掀帘进了大堂。 武将情况特殊,凡武将京察,无论边将还是京畿内外的武将,由吏部联合兵部与督查院一道进行。 谢琅进到堂内,就见大堂里摆着三张长案,中间长案后坐着两名兵部官员,左边长案后坐着两名吏部官员,右边长案还空着。 大堂正中摆着一张太师椅。 谢琅环顾一圈,直接撩袍在椅中坐了。 两名兵部官员脸色都有些不大好看,因按着规矩,述职时,前来述职的武将,因先朝本部兵部官员作揖行礼,再揖左右吏部官员与督查院官员。 可这位世子,竟不行礼,直接大剌剌坐了下去。 兵部官员虽有不虞,也没有发作,谁让这位一直是如此嚣张张狂的脾气。 京察武将,要三方官员都到齐才能开始,坐堂的兵部官员问下面主事:“督查院的人还没有过来么?” 主事答:“已经派人去催了。” “督查院那边说,临近年关,他们院中事务繁忙,已经尽力调配人手,配合咱们这边了。” 正说着,廊下传来脚步声,主事忙道:“来了。” 顷刻,厚重的帘子掀开,一道绯色身影走了进来。 看到来人,无论兵部两名官员还是吏部两名官员,都露出极为微妙的神色,同时想,督查院怎么把这位给派来了。 这可有点……太尴尬了。 还是负责接待人的主事官员率先反应过来,向来人道:“卫御史,这边请。” 谢琅原本在以手敲击扶手,听到这个称呼,动作倏地一顿。 转头,果然见年轻御史容颜清冷若玉,一身绯色广袖官服,长身玉立,出现在堂中。 卫瑾瑜目不斜视在右侧案后坐下,同另外几人道:“杨御史临时有事,只能下官一人过来,应该没问题吧?” 吏部官员道:“督查院有御史在即可,没有问题。” 审查正式开始。 坐堂的兵部官员率先发问:“谢世子,请先向各位堂官自陈一下你的情况吧。” 问完,堂中一片寂静。 谢琅眉骨微垂,手指敲着扶手,仿若未闻。 兵部官员不免有些尴尬。 吏部官员看不过去,接着问:“谢世子,请你先自陈情况。” 依旧无人应答。 京察期间,这些负责审查的坐堂官走到哪里,都是被奉承着的存在,这还是头一回有人敢视他们为空气。 吏部两名官员惊怒之余,顿时也有些窘迫。 时间一点点流过。 坐在右侧案后的卫瑾瑜终于面无表情掀起眼帘,问:“谢将军,按照规定,凡武将述职,都需提前上呈自陈书,你的自陈书何在?” 谢琅终于抬起眉眼,凌厉双眸灼热如无数火焰腾烧,回望过去,唇边漫起一丝笑。 “忘记写了。” 第094章 惊风雨(六) 堂中静了静。 卫瑾瑜偏头看了眼负责记录审查过程的官员淡淡道:“没有自陈书,按照规定,记一过。” 那官员颇为震撼地望着卫瑾瑜在对方清冷淡漠目光威压下,应是。 提笔一瞬,依旧忍不住偷偷觑了眼大剌剌坐在太师椅中的谢琅。这位世子出了名的嚣张跋扈连自陈书都敢不当回事直接交白纸,能容忍旁人直接给他记过? 要知道,记过超过三次,京察就可直接判定为不合格了。 何况这二位的关系,还那般微妙不一般已经不是简单的死对头三字能够概括。很难说会不会故意趁这机会公报私仇给对方使绊子。 然出乎司吏意料听了这话谢琅只是低头轻笑了声,未置一词看模样竟是打算认了这一裁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