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节 (第2/2页)
“还是卫御史慧眼独具呀。” 公孙昶摇扇一笑:“这世上越是烈性的毒,浓度越高,除了璋毒这等天然毒素其他人为制造的毒药,想要在空气里经久不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清鹤山庄外散布的毒药才会借助风与花粉、甚至是毒蜂之力。可即便是花粉这山里的花也是有限的一朵花,也不可能一天十二个时辰源源不断往外散播花粉。” “夜间看似危险,依某看,倒是机会!” 其他五人面面相觑,几乎齐声质问:“这世上毒花毒草种类繁多各有习性你怎就确定这些毒花夜里散出的花粉少?” “眼睛看不出来可以用脑子看。” 公孙昶将羽扇往对面一指:“那座山名承阳山,山如其名坐北朝南地形优越,清鹤山庄恰好又建在南面山腰上能在其附近旺盛生长的毒花必然喜阳凡是喜阳的花无论毒花还是神花到了夜里,都会减缓生长保护枝叶花蕊。而近来连降大雪,一入夜,山间湿气最重,粉粒无风难动,便是再厉害的毒粉,也很难大面积扩散。” 他有理有据,徐徐道来,另外五人一时找不出证据来反驳,便道:“即便如此,也只是证明毒粉扩散速度变慢而已,并不能证明空气中没有毒粉,说不准毒粉混在湿气之中,会加剧毒性。” 公孙昶竟也点头。 “道友所言不错,的确有这种危险性。” “然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他卖了个官司,却不接着往下说了。 一直沉默的谢琅忽道:“没错,的确有一个办法。” 其余人皆看向他,包括赵王与雍王。赵王问:“世子所说方法是指?” 少年将军眉眼犀利若寒剑,沉沉盯着那座丝乐环绕的山庄,慢慢吐出两字:“火焚。” “火焚?!” 这下不仅赵王雍王,连那五名机关大师都霍然变色。 “世子,这这这,这如何使得,会不会太冒险了些。” “是啊,纵火焚山不是小事,万一弄巧成拙,激怒了那姚良玉可如何是好。” “而且一旦火势蔓延起来,咱们行动也受阻,很容易触碰到机关。” 众人议论纷纷,卫瑾瑜道:“在下倒是觉得,谢世子这法子可行。要焚毁这等毒物,夜间的确是最佳时机。” 这话若换作旁人说也就罢了,出自卫瑾瑜之口,众人不掩惊讶与意外。 卫瑾瑜:“一则,白日里花粉散播在空气中,漫山遍野都是,若用火焚法,可能会加速花粉传播。夜里湿气虽重了些,但花粉都被压在湿气之下,只要这把火足够快足够烈,毒物来不及扩散,便可被焚为灰烬。” “二则,这区区一座山庄,又非化外之地,姚良玉有恃无恐,敢在此布下重重机关,无非是借助山川树木遮掩,焚掉这些障眼之物,方能看清底下到底藏着哪些怪物。” 公孙昶优哉游哉听着,笑着点头。 “卫御史所言,正合吾意!” “当然,还有一个最切实际的好处,山间如此寒冷,放把火,咱们也能好好暖和一下。” 此人放浪不羁惯了,没人理会他这冷笑话。 卫瑾瑜道:“只一点,若要放火,需先确认这方圆数里内没有百姓居住。” “这是自然。” 谢琅接过话。 “白日我已命人提前探查过,也和当地州府官员确认过,这整座山头和附近田庄皆是姚氏属地,因为山上布有打量机关,附近并无百姓居住。” 公孙昶一拊掌。 “如此,便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赵王迟疑道:“还有一个隐患,如果直接用火焚之法,会不会一个不慎,把姚良玉的庄子也烧了,届时人犯出了差池,如何向父皇交代。” “不会。” 卫瑾瑜明显带着讥嘲开口:“姚良玉最是惜命,这庄子建在这等崎岖之地,必有充足的应对大火的法子,否则夏日里一道雷劈下来,都可能把他这辛苦经营的宝地烧成灰。” “说不准待会儿火烧起来,他还得帮咱们灭火呢。” 公孙昶大笑插话:“御史这话真是妙哉妙哉。” 计策已定,接下来就是具体执行。 谢琅先命李崖和赵元去准备引火需要的桐油和松火,公孙昶负责将机关破解之法一一列出,传授给十名玄虎卫都头,再由这些都头传授给所有士兵。 赵王府与雍王府士兵分别从左右侧方掩护胁从。 李崖道:“赵王与雍王不睦,世子把左右侧方都交给他们,会不会太冒险了?” 谢琅:“正因为他们不睦,我才让他们分守左右方。赵王与雍王互相较着劲儿,谁也无法容忍对方摘得头功,必会倾尽全力以赴。” 山庄内,丝竹管弦,灯火通明如昼。 姚良玉身着道服,和一群同样身穿道袍的道士们聚在一起,面色酡红,纵情宴饮,姚良玉怀中还抱着一面精巧小鼓,喝到尽兴处,他便击鼓而歌,须发皆张,宛若雄狮吼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