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_第1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节 (第1/2页)

    “是文卿谢阁老。”

    顾凌洲出了名的勤勉重规矩无论是到凤阁还是督查院办公,都严格执行院中作息顾忠不敢耽搁,立刻着人去准备车驾。

    出了顾府,卫瑾瑜直接坐进了斜对面一家包子铺,点了碗羊汤,一边喝汤一边等明棠来接。

    汤喝完,明棠也到了。

    卫瑾瑜从袖中摸出块碎银子,放到案上,又让堂倌打包了一份热包子,出了包子铺。

    “公子。”

    明棠刚下夜值,身上尚穿着锦衣卫官服,见卫瑾瑜出来,立刻迎了上去。

    卫瑾瑜把包子给他,打量着他身上焕然一新的官服:“章之豹给你升职了?”

    明棠点头。

    “昨夜快下值时,他单独召见了属下,问了属下几句话,便升属下做了正五品的千户。”

    “大朝会锦衣卫折了不少精锐,他这是打算提拔你,是好事,不过,章之豹此人多疑,与他共事,还是要小心为上。”

    “公子放心,属下都明白。”

    明棠撕开油纸包,咬了口新鲜出炉、热滋滋冒油的包子,不由称赞:“这家包子铺包子倒是做的不错。”

    到了公主府马车前,斜对面顾府大门大开,门前空地上已经停了一辆精致考究的马车,顾忠正带人将暖炉等物搬进车中。

    顾凌洲已换上朝服,和苏文卿一前一后从顾府出来,接着一道登上了马车。

    明棠自然也看到,颇是意外:“那位苏大人,怎么这个时辰在顾府,还与顾阁老同乘一车。莫非真如传言所说,这位顾阁老要收这位苏文卿苏大人做亲传弟子?”

    卫瑾瑜丝毫不意外。

    他记得上一世苏文卿被顾凌洲收入门下后,也是这般勤奋好学,经常待在顾府藏书阁里,彻夜苦读。顾凌洲极为爱惜这个弟子,遇到雨天雪天这样恶劣的天气,便会让人用自己的车驾送苏文卿回府,免得冻坏了心爱弟子。

    这一世,虽然苏文卿还未正式拜入顾凌洲门下,但顾凌洲的爱重之心不会变,只是同乘一车而已,实在没什么稀奇。

    只是有了今日这么一遭,苏文卿拜入顾氏,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明棠道:“说起来这位苏大人,也真是教人看不明白,他既如此热衷刑名律令,当日为何不直接拒了卫氏,入督查院去,反而要绕这么一遭。”

    卫瑾瑜饶有意味扬了下唇角:“如今他以三品侍郎身份,如此纡尊降贵,虚心求教,岂不更显得难能可贵。”

    “我若是顾凌洲,也会十分感动。”

    接下来的日子,卫瑾瑜照旧白日到督查院上值,夜里和雍王外出饮酒作乐。整个上京几乎无人不知,卫氏的三公子和雍王交好,几乎好到了要穿一条裤子的地步。

    不知不觉,年关将至。

    这日,卫瑾瑜和雍王一道策马从酒肆出来,迎面便撞上一列轻骑。

    为首之人,一身煊烈的绯色绣白虎蟒服,腰挎长刀,耀阳下,那张俊美凌厉的面孔带着迫人气势,衬着那双星眸愈发冷寒。

    “谢世子,巧啊。”

    雍王带着一身酒气,先打招呼。

    跟在雍王身后的一群勋贵子弟也跟着醉醺醺抱拳作礼。

    这还是姚良玉投炉自焚之事发生后,谢琅头一回露面。上京城的勋贵子弟平素里都很畏惧他,此刻有雍王撑腰,再加上酒劲支撑,才能嬉笑以对。

    谢琅笑吟吟回了礼,视线始终定在一处。

    雍王眼观鼻鼻观心,朝身旁笑道:“瑾瑜,你和谢世子是老熟人了,怎么也不打个招呼?”

    卫瑾瑜浑不在意掸了掸衣袖。

    “在下生在上京,长在上京,老熟人多了去了,难道人人都要打招呼不成。要论相交,还是与殿下这样的性情相合的人相交比较有趣。”

    雍王哈哈大笑。

    与谢琅道:“世子见谅,瑾瑜今日喝多了。”

    “殿下怎么还替人醉酒呢。”

    卫瑾瑜风度翩翩握起缰绳:“西市的灯会马上要开始了,下官还等着看呢。”

    语罢,他一身素色绸袍,两袖鼓风,眼尾轻扬,露出抹畅意的笑,当先策马消失在风雪中。

    雍王笑着作了一礼,与众勋贵告辞离开。街道重归寂静,李崖瞧着谢琅冷沉如铁的脸,道:“世子,时辰不早,咱们还是回府吧,您伤还没大好呢。”

    谢琅许久胸腔里才透出一股气。

    问:“这阵子,他便是日日这般与雍王厮混在一起么?”

    李崖点头。

    “是,雍王将三公子奉为座上宾,听说府中有了好物,就第一时间让人封了送往公主府。”

    明显感觉到谢琅身上冷煞之气重了许多。

    李崖补充道:“三公子自幼在宫里长大,与雍王定是自小熟识的,如今卫氏一倒,雍王孤立无援,急需朝中力量支持,与三公子交好也在情理之中。”

    年关一到,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灯结彩,提前为过年做准备,谢府也不例外。

    姚氏的案子也开始正式走三司会审的流程,为表示对案子的重视,天盛帝亲自驾临大理寺听审,并特许定渊王与其世子旁听。

    这并不符合三司会审的规定,百官都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