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节 (第2/2页)
血泊里的情景。 谢兰峰盯着下首的儿子,道:“也许你觉得伴君如伴虎,君心难测,帝王无情,可历朝历代所有君王都会是一样的选择。” “你是谢氏世子,是我谢兰峰的儿子,注定要为谢氏,为整个北郡百姓做这样的牺牲。你若要怨,就怨你爹,给了你这个姓氏,这一身血脉吧。” 谢琅喉头滚了滚,垂在身侧的拳再度缓缓捏紧。 与上一辈子家破人亡相比,这一辈子,只要能保谢氏阖族平安,就算永远留在上京,他也应当感到知足,而不应如此刻一般,心怀悲愤。 然而只要闭上眼,或平静下来,想到此生可能再也看不到北郡广阔的天地,再也回不到那座从小长大的府邸,军营,以及,想到那两道横贯在他身上的血淋淋的鞭痕,他明知是何人所为,却不能替他报仇泄愤,胸腔里依旧会止不住地发出震颤嘶鸣。 “孩儿明白了。” 谢琅低声说了句,站起来,撂下酒盏,径直往外走了。 孟祥恰好从外进来,见状疑惑问:“王爷,世子这是……?” 谢兰峰淡淡道:“他心里不痛快,不必管,他自己会想明白。” 孟祥叹气。 “世子大约是因为王爷要回北郡了,心里难受吧。” 谢兰峰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近来他身边怎么只见李崖和赵元,不见雍临。” 孟祥斟酌着答:“世子让雍临去侍奉二爷了。” “怎么,雍临得罪他了?” 孟祥讪讪一笑:“这属下就不清楚了,大约是怕二爷那边缺人吧。” 谢兰峰若有所思,道:“你们如今跟着他在上京,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是越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孟祥面露惶恐:“属下不敢。” 谢兰峰叹口气,起身,背手站到窗边,望着窗边落满雪的院子,道:“我何尝不知,他在上京的不易,然北境战事想要彻底结束,需要君王的信任与朝廷的鼎力支持,这份委屈,他只能吞到肚子里。到底是我这个做爹的对不住他。” 孟祥一愣,感叹。 “王爷一片苦心,世子总会明白的。” 卫瑾瑜回府后就蒙头大睡,睡了一觉醒来已是午后,迷迷糊糊中,感觉到有人坐在床头。 睁开眼,果然看到一道熟悉人影,不知已经靠着床柱站了多久。 察觉到动静,那人也回过头来。 “醒了?” 卫瑾瑜拢衣坐起,道:“你我如今毫无关系,进我府中,好歹应该递封拜帖吧。” “狗洞也需要拜帖?” 卫瑾瑜动作顿了下。 接着冷冷一扯嘴角:“狗洞是不需要拜帖,应当直接用打狗棒打出去。” “说吧,何事?” “给你送些吃食,顺便换药。” 卫瑾瑜转目一瞥,果见不远处的食案上放着一个食盒。 谢琅已将炭盆挪到床边,伸手按在卫瑾瑜肩上,将那层刚拢上的绸袍重新剥了下来。 冰玉膏效果明显,一夜加一上午过去,伤痕颜色已经浅淡了一些,只是鞭伤到底不同寻常伤痕,想要彻底愈合还需要时间。 虽然已经看过一遍,上过一遍药,谢琅指腹仍在那伤处停留了许久,方挑起药膏,一点点涂抹到伤处。卫瑾瑜清晰地感受到了身后压抑的低喘与剧烈起伏的肌肉块垒。 紧接着一点滚烫跟了落了下来。 明明冰凉一点,那温度却犹若炭火。 卫瑾瑜回头,发现谢琅双目赤红,眸底尚有残余的水泽,沉沉如翻涌的深潭。 卫瑾瑜嘴角牵了下。 “你知道何为困兽么?” “困兽,就是一辈子只能困在牢笼了,再锋利的爪牙,再尖利的牙齿,都毫无用武之地。” “所以,认命吧。你我都是一样的烂命。” 第116章 金错刀(十七) 认命。 这二字再度如同火油浇在心口,灼得整个胸腔都疼了起来。 “烂命。” 谢琅重复着这两个字,低声笑了起来。 卫瑾瑜于是道:“我说得不对你的命,到底还是比我好一些的。所以,你不该认命而应知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