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7节 (第2/2页)
” 李崖:“可朝廷不给京南大营拨款,没有这批新甲,飞星流光二营开春的装备便补不上去,届时那些悍匪卷土重来,世子如何应对。” “废甲能不能用,符不符合规定,说到底,不过是苏公子这个兵部尚书一句话的事。咱们所需废甲数量,在兵部庞大废甲库里也根本不值一提。” 这厢正说着话,孟祥在外禀:“世子,韩阁老请世子过府一叙。” 李崖意外:“这个时辰,韩阁老找世子能有何事?” 谢琅没有多说,让孟祥备马。 到了韩府,早有仆从在外等着,谢琅扫了眼停在府外的几顶暖轿,问:“韩阁老还有其他客人?” 仆从道:“是锦衣卫几位大人,世子这边请。” 等到了韩府书房,谢琅掀帘进去,发现房中除了韩莳芳面色凝肃坐在书案后,果然还坐着两名内宦和身穿锦衣卫官服的人。 “阁老。” 谢琅正待见礼,韩莳芳已转过身,道:“唯慎,快起来,不必多礼。”又吩咐仆从上茶。 待坐定之后,谢琅方问:“不知阁老召末将所为何事?” 韩莳芳叹口气:“这个时辰叫你过来,的确是因为有桩难解之事。” 语罢看向坐在左侧下首的那名内宦,道:“这位是司礼监的王公公,还是由他来同世子说吧。” 被唤作王公公的人起身,同谢琅作了一礼,道:“世子应该知道,这阵子锦衣卫奉陛下命令,清查姚氏私产一事吧?” 谢琅点头。 “有听说。” 王公公道:“锦衣卫联合户部清查了这阵子,所获有限,仍有大量暗处产业没有挖出,这些都是姚氏搜刮的民脂民膏。无奈之下,锦衣卫只能继续对姚氏父子进行讯问,然而罪犯冥顽不灵,拒不交代。直到一个时辰前,逆臣姚广义之子姚松终于吐口,说想见谢世子一面,只将真相对谢世子一人说出。” “久闻世子与那姚松交好,眼下各地战事频起,军饷紧张,若能查出这批产业,不仅能解陛下和朝廷燃眉之急,便是定渊王在北境战场上也能极大减轻压力。” 谢琅拨了下茶盖,抬眼。 王公公道:“因而,眼下恐怕要劳烦世子亲自去昭狱一趟,让姚松说出真相。” 第121章 金错刀(二十二) 一时除了韩莳芳,所有视线都落在了那泰然而坐的少年郎身上。 谢琅笑了声。 “诸位也真是瞧得起我。” 王公公也一笑。 “谁让逆犯指名要见世子呢,北镇抚与户部也实在是穷途末路了能不能为陛下分忧,可就全仰仗世子了。” 谢琅便问:“何时去?” 王公公:“前方战局如火,最好今夜。” “看来诸位是有备而来呀。” 谢琅搁下茶碗站了起来视线却是看向韩莳芳道:“末将来到上京之后,是交了些酒肉朋友,可也仅是酒肉交情而已。按理事涉逆犯,末将不该插手,然既是阁老指示末将尽力而为便是。不过末将也有一个请求还望阁老允准。” 韩莳芳点头:“本辅也知此事为难你了,你有何要求尽管提出。” “末将与逆犯见面必须有北镇抚以外的第三人在场。” 王公公眼皮掀了下:“世子这意思,是不信北镇抚了。” 谢琅一笑:“与北镇抚无关我只是怕人犯万一出了差池我谢唯慎这张嘴说不明白。” 最终是韩莳芳自案后开口。 “唯慎你思虑周全本辅答应你便是。” 树影婆娑高墙后偶尔传出一声尖锐的夜枭叫声,暗夜笼罩下的北镇抚仿佛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怪兽。 谢琅站在北镇抚大门前双目沉沉望着府衙深处。 门檐上悬挂的灯笼投下几缕昏黄光线,映着他俊美冷峻侧颜。 “世子,请吧?” 王公公立在侧后方,展臂做了个“请”的姿势,旁边还立着另一名户部官员。 谢琅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裂骨之痛犹在眼前,这是重生以来,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离前世这般近。 王公公也不敢出言催促,对方毕竟是谢氏世子,身份贵重,北境三十万大军,那是连京中诸世家都忌惮的存在,他一个司礼监内宦,岂敢不敬着。 “夜枭少见,因为此物只爱待在有死人烂肉的地界,不想北镇抚里竟有此稀罕物。” 谢琅缓缓开了口。 王公公干笑两声,道:“定是值夜的人偷懒,才让这些畜生偷溜了进来,待会儿杂家就让他们统统驱走。” “不必费事了,离开此处宝地,它们还无处觅食呢。” 谢琅抬步走了进去。 王公公带着两名锦衣卫跟上,户部官员则走在最后。 到了昭狱入口,王公公道:“按照规矩,世子得解了佩刀入内。” 谢琅干脆利落地卸了刀,丢到一边。 问:“人关在哪里?” 王公公道:“黑屋子。” 这三字一出,一种无形的阴森气息立刻在空气里漫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