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节 (第1/2页)
“陛下,该吃药了。” 曹德海躬身进来,将一个白玉托盘恭敬跪呈至皇帝面前。 托盘上放着一只玉碗,碗内放着一颗同样晶莹如雪的丹丸。 皇帝睁眼,伸手拿起丹丸,就着清水服下,原本苍白羸弱的面孔上立刻多了一抹健康红润。 “果然是奇药。” 皇帝感叹。 曹德海道:“能入陛下之口,为陛下益寿延年,也是这丹丸的福气。” “你这根舌头,倒是伶俐得紧!” 皇帝笑骂。 曹德海垂目笑:“奴才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皇帝收敛了笑容,忽问:“北镇抚情况如何?” 曹德海忙道:“陛下放心,谢世子已经开始正常进食了,不会有大碍。” 说完,曹德海才发现皇帝目光悠远望着窗外,脸色幽深莫测,并未有任何喜色露出,多年在深宫里练就的本能让他隐约明白,自己的回答并不能令这位天子满意。 曹德海立时惊出一背冷汗,越发小心收敛起神色。 “这是好事。” 皇帝徐徐开了口。 “世子安然无恙,朕也能和定渊王交代了。” “是,陛下仁德,天下皆知。” 曹德海战战兢兢回。 “退下吧。” “是。” 曹德海如蒙大赦,蹑手蹑脚退出殿,等到了殿外,才发现两条腿都在打颤。 “依阁老看,此事如何处决才好?” 天盛帝问。 韩莳芳慢慢自屏风后显露出身形,道:“杀之固然一劳永逸,可也后患无穷,将来谢氏追究起来,虽有裴氏挡着,陛下怕也不好交代。” “依臣看,对付会伤人的猛兽,杀掉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去其利齿,砍其爪牙,用铁链拴住,关在笼子里,慢慢消磨其意志,直至疯魔,才是最佳处置方法。” “眼下陛下越是维护谢氏,裴氏越是会穷追不舍,努力搜寻那批军甲的下落。” “届时,定渊王世子谋逆之罪板上钉钉,定渊王就算要追究,也只能向裴氏去讨债。且在裴氏欲置之于死地的情况下,陛下拼力保住其子性命,定渊王反而要感激陛下。而谢氏,亦会更加坚定的站在陛下这边,对抗裴氏,朝局,方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平衡。” 天盛帝挑了下眉。 “爱卿不愧是大渊第一谋士。” “只是,猛兽太烈太凶,若朕不直接出手,谁有本事能去其利齿,砍其爪牙呢?那可是一头——杀不掉,也毒不死的猛兽……” 天盛帝闭目,眼前再一次浮现起前世宫墙外铁甲如山,叛军喊杀声撼天动地,冲破云啸,他如困兽一般,只能坐在太仪殿里等死的场景。 祖宗基业败于他手,连社稷宗庙都没能保住。 那是比世家的压迫更令他感到窒息恐怖的噩梦。 他要谢氏的忠心,也要剔除谢氏这唯一的乱臣贼子。 等北境战事彻底结束,谢兰峰未必还愿把儿子留在上京。 届时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上一世,谢兰峰宁愿引颈受戮,也没有举起那杆反旗,这一世,更不可能为一个背负着谋逆之名的不孝子反他。 世家势大威胁君王,寒门势大何尝不会,寒门权势太盛,焉知不会发展为新的豪强世家。于君王而言,最重要的是衡平之道。 重来一世,天盛帝第一次感觉到真正将那一盘帝王之棋握在了自己手中。 韩莳芳道:“猛兽也有软肋,就看陛下如何用了。” “再说——这也不是陛下第一次诛杀猛兽了,只是形态不同而已。” 三日后,刘公公再一次来到北镇抚值房。 这回,除了酒食,刘公公还带来了笔墨纸砚。 “裴氏步步紧逼,案子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陛下特意开恩,让世子给定渊王和镇西大将军各写一封报平安的书信。” 谢琅在心底冷笑。 因他知道,皇帝此举,便意味着终于要动手了。 “只能写两封?” 谢琅问。 刘公公道:“若世子还想写给其他人,自然也可,笔墨管够。” 若这真的是自己能留在世上的最后的手书,谢琅自然有很多封想写,给爹娘,给大哥,给三郎,给二叔三叔,还有……那个人。 只是,那人那般清醒无情,恐怕根本不会接收触碰来自他这嫌犯的书信。 他也不会蠢到这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