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0节 (第2/2页)
谢琅偏头问李崖:“统计得如何?” 李崖立刻呈上一本册子:“世子,所有缴获的金银珠宝和粮食布帛都在里面了。” 谢琅道:“给夏知州也看看。” “是。” 李崖转身将册子递给夏柏阳。 夏柏阳问:“世子这是……” “金银珠宝我用不上,夏知州找人清点一下,直接运进青州府库便可。” 夏柏阳意外兼吃惊:“这如何使得?” 这间隙,军医已将伤处包扎完毕,谢琅拢上衣袍,道:“这本就是青州的民脂民膏,知州安心收了便是,也算我对知州这阵子照拂的回报了。” “再说,以后我也未必没有需要知州帮忙的地方。” 檐下铁马晃动了下,谢琅要召集诸将议事,直接起身回了堂内。夏柏阳捧着册子,惊疑不定看了起来。 第137章 战西京(八) 回到后衙夏柏阳第一时间将甘宁叫来,分享了这一好消息。 “那样大数目的金银珠宝,他就这般慷慨赠予了青州府怀之,这一下,你总该不再怀疑这位世子的居心了吧。有了这笔银钱咱们就可以往临近州府购买粮食了也算暂时解了青州之困。” 甘宁神色却更加凝重。 “如此一来他的居心,反倒更令人琢磨不透了。” 夏柏阳不解:“什么居心?” 甘宁叹口气:“大人便没有想过,这位谢世子到青州之后做的这些事,所谋究竟为何么?一般情况下,武将征战沙场或为建功立业或为富贵名利。按道理凭着收复青州这等不世之功这位世子只要接受兵部召令,如期班师回朝便是之前犯有天大的罪过也可抵消了,多半还能获得隆重封赏可他却公然拒绝兵部召令宁愿不用朝廷的粮仓也要往西推进战事攻打西京。此事若成自然名垂千古,可落雁关之险天下皆知,狄人又囤重兵驻守,想要事成谈何容易。若是不成,之前青州之功也尽数磨灭,便是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这简直是一场豪赌,他何必非要行如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事。” 这倒把夏柏阳也问住了。 半晌,夏柏阳道:“怀之,其实你思虑之事,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身为青州府父母官,于我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让青州府的百姓吃饱穿暖,不受狄人侵扰屠杀,其余事,你我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就算这位世子真有你我不知的图谋,只要与青州无害便是了,你说是不是?” 甘宁看着夏柏阳,欲言又止,最终道:“但愿事情发展,能如大人所愿,也在大人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吧。” 另一厢,李崖跟着谢琅进了衙署内,看着谢琅尚渗着血的手臂,亦忍不住道:“世子,眼下霍烈元气大伤,青州城还算安稳之地,那位夏知州也十分知趣,将一应军政大事全权交与世子裁决,世子何不在青州多停留一段时间,好好休整之后,再筹谋西京之事?左右眼下兵部拿世子也无可奈何。” 谢琅看他一眼。 “你是不是觉得,我应该回京接受朝廷封赏更好。” “自然不是。” 李崖跪了下去,正色道:“利害轻重,属下还是分得清的,朝廷和陛下若肯给世子活路,世子何至于来到青州,属下只是不忍心看世子如此辛苦。” “西京不比青州,一旦开战,所面临的形势,只怕比青州之战还要艰难十倍百倍,世子好歹应该养好了伤再上战场。” “而且,眼下并不是作战最好时节,青州苦寒,要至少到四月底才能暖和一些,听说那时是狄人战马最为惫懒之时。” 谢琅盯着案上铺展的地图。 这段时间,谢琅无论身在何处,都会随着带着这一副长达数米的西京十三城地形图。 西京十三城已经落入狄人之手整整十年,十年间,无人知道十三城样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是来到青州后,谢琅让孟尧带着一群博文广知的青州书生,在昔日西京旧图的基础上,结合狄人俘虏关于西京的描述,绘制的全新西京地形图。 可惜依旧不全。 因此次随霍烈进攻西京的狄人士兵,有一大部分皆是从西狄王庭过来,对西京十三城的情况并不十分清楚。 谢琅道:“你想不到的事 ,霍烈也想不到。” “我便要打他个出其不意。” “这落雁关,我既来了,便不可能空手而归。” 赵元这时在外禀:“世子,甘县令来了。” 稍顷,帘子自外掀开,甘宁一身简朴长袍,走了进来。 “见过世子。” 甘宁拱手行礼。 谢琅抬起头:“甘县令不必多礼。甘县令夤夜来访,不知所为何事?” 甘宁沉默片刻,竟是掀袍,直挺挺跪了下去。 一旁李崖看得一惊。 谢琅眸光却冷了下去,半晌,问:“怎么,甘县令还是不愿给我做军师么?” 甘宁摇头。 “世子有请,下官不敢推托。下官只是有一不情之请。” “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