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节 (第2/2页)
。你的贺礼,为师已经收到,怎么还特意跑来一趟?” 苏文卿道:“老师一年难得过一次生辰,弟子若不亲自过来相贺,未免遗憾。” “这些年,是弟子不肖,碍于身份,一直没能在老师跟前尽孝。” “你有这片心便好。来了也好,为师让膳房多做几道你喜欢的菜,好好补补。” 韩府的膳食都是由韩莳芳最信任的老仆亲自负责。 杨瑞躬身行一礼,出去传话。 老仆已在外面候着,听了杨瑞的话,不由抬目,往书房里看了一眼。 杨瑞问:“看什么?” 老仆收回视线,道:“以前都是另一位公子过来,也是极好的,却不见阁老如此隆重招待过。而且,这书房里的书,阁老从不允许外人包括那位公子翻看,这位大人却能随意取拿,只是有些感慨罢了。” 杨瑞皱眉,哼道:“苏大人是何身份,那个又是何身份,岂能混为一谈。” “你虽跟了阁老多年,见识到底浅薄,以后在阁老面前,须谨言慎行才是。” 老仆点头应是,没再说什么,自去忙活了。 苏文卿与韩府的关系到底未公之于众,不便久留,用完膳,就告辞离开。韩莳芳独自坐在书案后喝茶,老仆进来,将一份单子呈上,道:“阁老,这是今日收到的所有贺礼礼单。” 韩莳芳虽然吩咐不许官员上门庆贺,可他如今位高权重,心腹官员和平日交好的友人还是会登门献上一份贺礼。 以往韩莳芳是不看这些的,但今日,他忽搁下茶盏,接了过去。 “这是全部的么?” “是。” 老仆答。 顿了顿,补了句:“老奴亲自去检查过了,贺礼里,没有公子的。” 韩莳芳将礼单搁下,面色肉眼可见有些难看。 老仆道:“公子如今已拜入顾阁老门下,有所避嫌,也是情有可原。公子心里定然是惦记着阁老的,记得有一年阁老生辰,阁老因为外出公办,迟迟不归,公子便一直在府中等到深夜,只为亲手给阁老煮一碗生辰面。后来阁老不慎感染风寒,公子听说消息,特意从宫中赶来,亲奉汤药,在床边守了阁老一日一夜未合眼,当时公子年纪还那般小……” “行了。” 韩莳芳忽厉声打断老仆的话。 “退下。” “是。”老仆默默收起案上礼单,躬身行一礼,退出了书房。 一直等室中安静下来,韩莳芳眼底方露出怒色,伸手将茶盏拂落于地。 白瓷碎片碎了一地,正如他此刻莫名怒火焚烧的心。 卫瑾瑜从凤阁出来天色已经黑透。 文极殿各处已然亮起灯火,此刻,却有一顶暖轿穿过宫门,往凤阁方向而来。 卫瑾瑜让到一侧,在暖轿经过时,垂目行礼。 暖轿忽停下。 韩莳芳隔着轿帘抬了下手,杨瑞包括左右护卫识趣退下。 “青州已无挽回余地。” 韩莳芳在里面施施然开了口。 “谢琅这一局,必输无疑。” “只要你肯回头,本辅可以破例再给一次机会。” 火光落在那双黑白分明的眸间,卫瑾瑜平静回道:“阁老抬爱,下官愧不敢当。” “你非要如此冥顽不灵么。” 韩莳芳沉默片刻,再度开口:“我知道,你心中对我这个先生到底有些怨气。可成大业者,不拘小节,我所做种种,也是为了大局着想。你当真还要同先生置气么?” 卫瑾瑜终于抬头。 隔着轿帘,望向韩莳芳只露出一半的脸。 好一会儿,慢慢笑道:“先生言重了。” “下官别的美好品质没有,但贵有自知之明。” “下官自知,于先生而言,下官至多不过一颗棋子而已。某种意义上,还是先生最厌恶、看不上的一颗棋子。” “先生以前常说,偏见可以让一个人变得面目全非,可事实上,这个世上几乎没有人能真正摆脱‘偏见’二字,包括先生。下官承认,以前自己的确异想天开,想过拜入韩氏门下,可后来知道先生已有真正爱重的亲传弟子之后,便再无此可笑念头。下官也知道,韩府,永远不会有下官容身之处。阁老肯再三给下官机会,下官受宠若惊,但道不同不相为谋,恕下官不识抬举了。” “韩府没有你容身之处,顾府便有么?” 韩莳芳深吸一口气,问。 卫瑾瑜神色不变,淡淡道:“兴许也没有。但下官现在的师父,至少是真心教导下官,把下官当成真正的弟子,也教了下官许多旁人一辈子都不会教下官的道理,下官从内心敬重他。” 韩莳芳放下帘子,沉声吩咐起轿。 卫瑾瑜垂目恭送,便往宫门外走了。 出了宫门,却是顾忠与明棠一道在等着。 “阿翁有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