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5节 (第1/2页)
“消息可属实?” “属实!” 杨瑞:“兵部的人向来办事稳妥,若非情况紧急,不会打扰阁老。这熊晖,该不会是临阵反悔,背叛阁老了吧!” 韩莳芳心中隐隐生出些不好的预感,然而多年朝堂争斗炼出的经验和老辣,还是迅速将这股不安压了下去。 “熊晖贪生怕死,有勇无谋,根本不是打仗的料子。他又与谢琅不合,就算本辅不出面,他也不可能去解青州之困。我倒是担心,那两万大军会不会没到青州,就葬在他手里。” 杨瑞思绪飞转。 “听说近来甘州匪患严重,处处都是打着义军幌子的流民闹事,阁老是担心熊晖遇上了山匪或流民?” 韩莳芳没有说话,过了会儿,问:“青州情况如何?” “岌岌可危。夏柏阳虽还在苦守,但守城器械损耗巨大,肉眼可见撑不了几日,如果朝廷援军迟迟不到,青州城破,指日可待。还有……夏柏阳很可能发现了悍匪冒充狄人士兵的事,苏大人从内攻破的法子,怕不能用了。” “夏柏阳一个书生,竟能有这般本事。” “夜长梦多。”韩莳芳目中露出些许鲜少在外露出的狠辣色:“如此,便不能拖了。这种拉扯时间太长,陛下不愿看到,让裴氏的人加把火,尽快拿下青州。” “是。那熊晖那边?” “让兵部的人去查,就算掘地三尺,也要将人找出来。本辅便不信,两万大军能凭空消失!” “是!” 又五日,青州几乎陷入弹尽粮绝状态,包括弩箭、机石在内的守城器械基本耗尽。这意味着,如果狄人再次卷土重来,士兵只能靠血肉之躯与狄人肉搏。 连日苦战,孟尧、夏柏阳皆精疲力尽靠在城墙上小憩。 能全须全尾站着守城的士兵越来越少,眼下基本的轮岗能维持,全是身强力壮的百姓自愿顶替上去的。 惨淡的月光照着一张张疲惫的面孔,可惜这安宁并未维持太久,接近黎明时,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再度从青州城外传来。 守城士兵第一时间爬起来吹响长哨,发出警报,习惯性奔到弩架前,准备拉满弓弦,才意识到已经无箭可用。 除了拼死一战,已无他法。 孟尧握着剑站起来,才发现原本空旷的街道上不知何时已经沾满了百姓,有的拿着兵器,有的只是拿着农具斧头等物,除了青壮男子,老弱妇孺也站在其中。 显然,青州城的百姓和守城士兵一样,做好了与狄人同归于尽的准备。 孟尧喉头发紧,眼睛发酸,正要说话,城门楼上的守将忽然激动大呼:“不是狄人,是大渊的军队,是大渊的军队!” 孟尧一愣,奔过去,接着微淡曦光往远处望去,果见青灰色的天幕下,一面面玄色军旗在晨风里飘扬翻卷,旗上绣着一个醒目的“谢”字。 裴道闳做梦也没有料到,谢琅深陷西京战场,竟还有余力回援青州。 “整整三万人,竟然还打不过谢琅带的几千精兵,那些人都是吃白饭的么!” 裴道闳第一次失态,恼羞成怒,咒骂起来。 因他知道,青州计划落空,不止是一次简单的失手,而意味着他之前在皇帝面前所做的保证与承诺,全部沦为废纸。 在裴氏与卫氏的这场博弈中,他输得一塌糊涂。 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老太爷,不好了,刑部的人将裴管家带走了!” 仆从急急来禀。 裴道闳脸色一变:“可说是何事?” “说是奉了首辅手谕,彻查甘州布政使重金收买土匪冒充狄兵、通敌叛国一案。” 裴道闳直接吐出一口乌血,跌倒在地。 “老太爷!” 仆从大惊,忙急声喊医官。 另一边,兵部的紧急密信也送至了韩莳芳手中。 杨瑞忐忑叙述着内容:“熊晖被流民斩杀,身首异处,京营大将张茂趁机夺了指挥权,不仅借着给熊晖报仇的名义,将裴氏在西北的势力连根拔起,到青州后,还将所有冒充狄兵的悍匪头目全部抓了起来,严刑审问,最后把与裴氏来往甚密的甘州布政使给查了出来。这张茂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竟也是卫氏安插在京营的人。” “卫悯,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韩莳芳攥紧手中信,手背因极度愤怒而冒起青筋。 青州局势的逆转,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搅弄着大渊朝局。 随着裴氏管事陷入通敌案,满朝文武都嗅到,自大朝会之后,大渊朝堂将迎来又一次震荡,这种预感在数日之后得到印证。 一直称病在府中休养的首辅卫悯,身着先帝御赐的朱色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