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节 (第2/2页)
叫你祖宗都行!” 郑成梁可不想在一个月后在朝堂上丢尽老脸,宋祁韫是他最看好也最器重的属下,绝不能便宜了沈玉章那孙子。 郑成梁寄予厚望地拍拍宋祁韫的肩膀。 “你是我看中的人,那自是非同凡响。去吧!让京兆府那些阿猫阿狗们,好好见识一下我们大理寺的厉害!” 宋祁韫淡然作揖告辞。 这郑老叟每日若少说百句话,倒也勉强算是个可爱之人。 宋祁韫带人抵达榆林巷凶案现场的时候,巷内已经挤满了人。 巡城军最早抵达,保护了现场。 大理寺司直白开霁、陆阳已经率先赶到现场,对现场情况做了初步了解和记录。 陆阳:“这户人家姓庞,一共六口,在榆林巷住了有三十年,死者有两名,在后院梨花树……” 宋祁韫突然抬首,一眼锁定了围观人群里的一名白衣少年。 他在这群穿着麻布衣裳的百姓中,如鹤立鸡群般地存在,肤白如纸,容色殊丽,人单薄得好像树上的白梨花,风一吹就能摇摇欲坠地落地。 伴随着两声咳嗽,少年吐了两口血。 对此他似乎习以为常,趁人不注意,用白帕淡定擦干净嘴角的血后,便目无焦距地朝他们这边看过来。 怪人。 宋祁韫下意识地在心里评价后,就将此人抛之脑后,一边专注观察案发现场,一边继续听陆阳继续介绍情况。 庞家后院有三棵大梨树,在最北面的第三棵梨树下,两具交叠的尸体被梨花厚厚地覆盖住了。 昨夜暴雨时起的东风,风向北吹,加之院墙的阻挡,大量落梨花才会被吹得堆积在尸体身上。 梨花被雨水打湿,一层层覆盖在死者的脸上及身上,在没有弄掉梨花之前,目前还无法确认死者是谁。但从轮廓和少量未被覆盖的发髻和衣鞋可以分辨出,死者为一男一女,女在上,男在下。 后院很多地方都堆积着木料,有完整的木材,也有制成一半的家具。 大部分做好的和做一半的木制品,都被安置在依着房后墙搭建的木棚子下存放。一些弃之不用的木料,堆放在墙根墙角到处都是。只有两把没做完的椅子,歪倒在木料旁,被暴雨洗刷过了。 “……陈氏早上起来做早饭,想到房后捡些没用的木块烧火,忽然看到了被梨花埋着的两具尸体,就吓得大叫,引来她丈夫庞品来瞧。俩人都胆小,不敢靠近,就喊来了邻居赵大郎帮忙报案。” 庞家一共有六口人,老母亲张氏,长子庞品夫妻以及他们三岁的儿子,次子庞升夫妻。 庞品是木匠,后院就是他干活的地方。 庞升是书生,今年二十,现在在城郊的三麓书院读书,与妻子柳氏成婚两年,除年节外不回家。 “现如今张氏失踪了,庞品说昨晚睡前,她娘人还在。” 尉迟枫拨开了覆盖在尸身表层的梨花瓣,看似相拥的两具尸体便完全袒露出来。女人年纪大些,身子紧紧地压住了下面年轻男子的头部及身躯。 “这咋像是张大娘?她咋搂个男人死在梨树下?” “哎呦,一把年纪了,造孽哦。” …… 庞家北面的院墙只有半丈高,百姓们站在墙外面,都能看到墙里面的情况。 看热闹是人的天性,尤其是涉及命案,人越聚越多。 衙役们举杖设置隔离区域,呵斥他们离远些,却也没大用,有的甚者爬到房顶上张望。 尉迟枫轻微翻动上面妇人的身体,发现有一道箭矢贯穿男子的喉部后,又刺入了妇人的胸口。 尉迟枫用帕子按住伤口,与衙役配合,小心移动上面的尸体,终于将两具相叠的尸体分开。 宋祁韫观察到男死者鞋底有苔藓的痕迹,去查看墙头,最终在北墙头上找到了苔藓损坏的痕迹。 “咳咳,这不是庞兄弟吗?” 少年容貌出众,连咳嗽声都很悦耳。他甫一出言,立即就引来众人的瞩目。 好漂亮的小郎君,哪儿来的?他们居然才发现! 宋祁韫也看向少年,双眸里带着审视。 凭着断案者天生的敏锐性,他初来时就察觉到这少年的怪异,想不到这才没过多久,他就出声了。 “你是?” 沈惟慕正欲回话,忽然咳嗽起来,他马上用帕子捂嘴。 白帕子再拿下来的时候,上面染着一块鲜红的血。 “吐、吐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